主講人:北京知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主要咨詢領域為兒童與青少年、工作職業、心理成長等,特別擅長兒童青少年學習與心理問題、職業發展與人際關係問題、性格分析與應用等,解決了大量的疑難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為社會提供了專業的服務。解決從幼兒、小學、中學、大學、職場青年大量疑難心理個案。
各位寶爸寶媽們!今天咱來嘮嘮九歲孩子那點事兒。經常有人問:“九歲的孩子會叛逆嗎?”嘿,那真相就像春天的竹筍一樣,一個個往外冒。
九歲啊,可是孩子從“小樹苗”變成“小樹”的神奇時刻。這時候的孩子,突然就開始頂嘴、摔門,還老說“憑什麽要聽你的”,就好像一夜之間換了個人似的。這種“叛逆”就跟春天的竹筍破土一樣,看著挺莽撞,其實裡面藏著成長的小秘密呢。
先來說說,為啥孩子會叛逆。第一個原因,是孩子的大腦在“裝修”。九歲孩子的腦神經元啊,正在“修剪”,就跟園丁修剪樹枝一樣,把沒用的神經連接去掉。這一修剪,孩子的情緒就跟坐過山車似的,前一秒還樂呵著呢,後一秒就把玩具給摔了。這可不是孩子故意跟你作對,而是大腦在適應“複雜指令”,又得記乘法表,還得控制自己不罵人,容易嘛!
再就是“我要自己來”的戰爭。孩子堅持要自己系鞋帶、選校服顏色,這可不是在挑戰你的權威,而是在練習操控“人生遙控器”。就像學騎自行車會摔跤一樣,爭奪自主權那是必經之路。心理學家發現,讓孩子做些小決定,像“今天先寫語文還是數學”,能減少70%的對抗呢。
還有社交圈的“蝴蝶效應”。九歲是友誼的分水嶺,孩子開始用“叛逆”來測試邊界。朋友說“老師根本不懂”,他們立馬就附和。這可不是孩子學壞了,而是大腦在進化“社會雷達”,通過模仿同伴,學習怎麽在群體裡生存。
孩子情緒就像坐過山車,該咋應對呢?孩子說“為什麽你總針對我”,說不定剛被同學嘲笑了。九歲孩子的情緒就像沒蓋穩的鍋蓋,壓力從最近的漏洞就噴出來了。這時候別跟他講道理,蹲下來問問:“你現在的感受像火山要爆發嗎?”
家長也得修煉成“緩沖帶”。別跟孩子的叛逆對著幹,要當“情緒翻譯官”。孩子摔門的時候,你就說:“我看你眼睛都冒火了,是不是覺得我打斷你遊戲很生氣呀?”這麽“情緒鏡像”一下,孩子就覺得被理解了,就跟給沸騰的水杯加蓋一樣。
九歲孩子的叛逆,其實是他們在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獨立”的十字架呢。他們不需要被馴服,而是需要被看見,看見他們大腦的改造,看見他們渴望掌控人生的小火苗,看見他們用叛逆丈量世界時的笨拙和勇氣。就像竹筍得頂開泥土才能長大,那些“頂撞”的瞬間,其實就是生命拔節的聲音啊!各位家長們,好好理解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