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人類社會進入發展的快車道,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能夠上九天攬月,可以下五洋捉鱉。
互聯網的普及更是讓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極大的改變,智能生活模式的理論和實踐更是甚囂塵上,物欲橫流,各種炫富更是隨時隨地上演。
在一切都似乎上行的社會裡,卻有一股逆向潮流橫亙其中,那就是各類疾病也加速光臨。不光是癌癥、心腦血管疾病等實質性存在的疾病患者大量增多,而且心理性疾病也越來越成為疾病家族的主力,特別是近年來因各種心理疾病而自殺或殺人的事件層出不窮,讓人觸目驚心。
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彭凱平是一位海歸心理學專家,他根據統計數據和趨勢判斷,21世紀的人類頭號殺手將是各類心理疾病,特別是抑郁癥的患病率將大幅上升。
為此,他一直致力於教授、宣傳和推廣積極心理學,闡述幸福的真正概念,以此來治療和預防這類心理疾病,為人類謀福音。
秋風秋雨愁煞人
每逢季節變換,每當秋冬降臨,就像人類在冷天易患感冒一樣,抑郁癥這種“心靈感冒”也會大幅增多。牠不論種族膚色,不分男女老幼,不管高低貴賤,一視同仁。
美國一個州精神疾病研究中心統計,每100人中有15-20人在生命中的某個時期會出現抑郁癥。時過境遷,這種心理性疾病會自愈。聽起來似乎不是太可怕,感冒不就是一到兩週可以自愈,是不是很相似?
可是,就像感冒也會致死一樣,得抑郁癥邁不過去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海子的臥軌,三毛的自盡,海明威的飲彈,張國榮的一跳,生命從此終止,才華就此散盡,令人唏噓不已,惋惜不盡。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表明,抑郁癥必將成為21世紀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全世界約有3.5億人患有抑郁癥,中國抑郁癥患者也達到數千萬人。
事實表明,抑郁癥是一種極為常見且應當引起高度警覺的精神疾病。
警覺是一回事,但卻不要上綱上線,情緒一低落就慌了神,我是不是抑郁了?
答案很大可能是否定的。因為抑郁癥的前面還有兩個不同的表述,我們姑且稱為前置的兩個階段,一個名字叫抑郁情緒,一個叫抑郁狀態。
短暫的抑郁情緒不等於抑郁癥,人生在世幾十上百年,有誰能說自己一輩子沒有抑郁過?
短暫的抑郁情緒既不能視之為疾病,也不應該驚惶失措、患得患失。牠就像天空中幾朵烏雲,一陣風就可以吹散。
而且短暫的抑郁情緒甚至能產生好的結果,且請看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大男人的千古之愁,李清照“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小女子永世之愁,哪一個不是流傳萬裡,哪一句不是千古傳唱。所以說輕度抑郁有可能會成為積極向上的動力。
至於抑郁狀態,就需要給予重視了。輕者百無聊賴、沒精打采、無心治事。進而滿懷愁緒,自覺事事不如人意,自我求全責備。
重者覺得自己無能無用、前路一片黑暗,甚至感覺了無生趣,可能突然出現輕生意念及行為。
在出現抑郁狀態時,人們就需要警覺了。雖然有人自我戲謔“自從得了精神病,整個人精神多了”,但千萬不能強裝堅強,要盡快採取措施擺脫。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愁
抑郁癥則與抑郁情緒、和抑郁狀態都不同,牠不單單是情緒上的,還有心理生理上的問題。患者是因生命功能抑制會表現出低落的情緒、遲鈍的思維,甚至拒絕與人溝通交流,不言不動。
感覺上有人生無趣,自己無能、孤苦無助、前途無望、任何事情無意義、任何做法都無價值等等。
不難看出,抑郁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心境、一種情緒,抑郁不等於抑郁癥。但是,抑郁癥必然存在抑郁狀態。
抑郁癥是一種病,得治。
科學家認為,抑郁癥是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失衡直接導致的,大腦釋放出一種名為“神經傳遞素”的化學物質,當這些物質紊亂時,會使人產生低落、憂郁的情緒。
另一個導致抑郁癥的元兇是生活中的壓力,買房、就業、擇偶、子女教育、就醫、養老等等,生活裡許多瑣碎事情就讓人壓力陡增。
如果一旦出現突發事件,比如親人離世、失戀、失業、重大疾病、重大財產損失、重大挫折等,就有可能誘發這種疾病。
有一類特別的抑郁癥患者,那就是號稱精英一族。他們多半從小到大都處於順境,在父母或老師設計的道路上,走得很認真、很成功。
自我奮鬥的經歷,令其對個人生活前景毫無懷疑,認為生活應該是燦爛的,只要努力就應該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在他們的思想裡,薪水、地位、名譽決定了自己的價值,他們命令自己必須做到,做不到就只好抑郁。所以精英階層跳樓、自縊的也不在少數。
抑郁癥現在還有年輕化的趨勢,這主要是學業的壓力,不但博士、碩士、大學生中常發生,現在已經向中小學生過度,十一二歲的抑郁癥患者時有發生,他們普遍感到達不到家長、老師的預期,實現不了名次的提升,就愁苦難耐,一度厭學。
最極端的是有個高中女孩一直學習成績是班級第一,結果有一次考了全班第二,她就無法原諒自己而墜樓,一朵鮮花就此雕零,令人感到痛心疾首。
幸福
抑郁癥患者常常自己不明白、不懂得,一旦明白原因,在經歷了恐懼、無助、焦慮的最痛苦時期之後,其實個人能做的事情有很多。最根本的就是合理制定幸福的期望值,並認真去追求幸福。
這裡對幸福的定義,就要聽一下彭凱平教授的說法,他認為幸福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分成兩類,一類是自我定向,自我追求為目的的幸福感,包括淡泊、美德、理想、寧靜。另外是外部定向追求的幸福感,包括享樂、及時行樂、滿足、實現。
他指出,人的幸福和成就不是來自於比別人更有錢、更有地位、更有影響力、更有魅力,而是來自於我們能不能讓別人和我們一樣幸福、進步和成長。
這個思路可以再引申和回歸個人身上,相對於身外的財富和別人的看法,一個人的健康、個性、氣質、頭腦所帶來的好處,才是真正重要的。健康的身體,加上清晰、深刻、準確把握事物的理解力,還有溫和寧靜的內心,保持這些東西比保持財富名聲更為明智。
要真正認識到,財富除了滿足人的自然需求之外,對於我們的幸福沒有多大影響,別人的看法常常發生變化,更不必認真。
按照這些製作個人的幸福指數,再回到抑郁癥的防治方面,主旨就很明確了,那就是減壓和防壓。
具體可歸納為,不要太在意金錢,夠用就行;不要太在意名聲,自我認可就行;不要太在意地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如果已經患有抑郁癥,在積極進行專科治療的同時,個人還應該學會一些方法和技巧,進行。
首先,分析哪一種情形讓個人感到壓力很大,當這種情形再次冒出苗頭時,可以想出辦法、採取措施對付牠。如果必須要做某些事情,可以將大的目標分成若幹小部分,根據輕重緩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定一個很高的很難完成的目標來“抑郁”自己。
其次是經常保持活躍。給自己安排一些活動,特別是群體性運動更好,如打羽毛球、玩籃球、踢足球等。還可以學習樂器、繪畫、書法等,享受音樂、藝術創作的快感。每天固定一個時間放鬆,給個人補充新鮮感覺和更新能量。
其三,建立一個支持系統。將家人、朋友甚至經歷相似的人,都可以納入。大家共同聊天、遊樂,互相傾聽、寬容相待、彼此支持,豐富個人的精神世界。
這裡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辦法,那就是宣泄情感,可以劇烈運動、可以大聲喊叫、可以付諸筆墨,總之是要給自己的情緒一個出口,不要緊箍著自己,不要苛責自己,要時常想一下自己的優點,給自己以鼓勵。
彭凱平教授非常認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卡裡曼的人類四種幸福感說,即整體的主觀幸福感、幸福的人格、正面的情緒和幸福的感知覺。
通俗地說,就是我自己覺得自己很幸福就行,幹什麽事就追求“爽”的感覺,這種爽的感覺就是幸福的情緒表現。
更可以到野外去走走,去感知和體會大自然的美,比如微風拂面的快感、陽光普照的快感、踩在沙灘上的感覺。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幅畫面,光是想像就能讓人感覺很幸福了,更何況成為這個畫面的一個元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