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送爽啟新程
時光為箋譜心曲
——新學期開學心理調適指南
假期總是過得飛快,轉眼間,暑假餘額已不足,開學近在眼前。當我們要背上書包,踏進校園,不管你是一年級的小萌新,還是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心裡是不是有點不一樣的感覺?別擔心,這些感覺都很正常,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吧!
一、和開學焦慮說“拜拜”
“不能天天賴床了”、“新課本會不會很難”、“好久沒見同學會不會尷尬”——這些小嘀咕是不是也在你心裡打轉?其實呀,這些想法和感受其實都是正常的,因為我們假期在家裡比較輕鬆,有著相對自由的空間,生活節奏也發生了改變。再次回歸校園,意味著生活又開始變得緊張,節奏加快,不知不覺間產生了焦慮情緒。試試這三招,讓心情秒變晴朗:
步驟一:呼吸放鬆。啟動我們的副交感神經閉上眼睛,把雙手放到腹部做一個腹式呼吸,先用力把氣吐出去,讓肺部清空,再深深吸一口氣,屏住三秒,再用力大口吐氣。
步驟二:勇敢表達負面情緒。拿出日記本將自己的不安、害怕、憂慮、憤怒等負面情緒寫下來,並寫下此時此刻讓你最困擾又無法解決的問題。
步驟三:開啟理智積極思考。回顧自己曾經遇到類似情境時自己是如何成功應對的,告訴自己:我是有能力解決問題的,我可以渡過當下的難關。同時,我們可以換一種思路,帶著積極的、自信滿滿的力量,重新再思考一下解決當下問題的方法。
二、校園裡藏著好多小快樂
校園裡有好多好玩的在等我們呢!一年級的小朋友會認識新老師、新同學,還能摸到嶄新的課本;高年級的大朋友能和好久不見的夥伴一起聊暑假的趣事,分享自己的成長感悟,說不定還會發現教室窗外的小樹又長高了。
開學後你也可以嘗試每天找一件開心的事記下來,比如“今天老師誇我字寫得好”“我和同桌分享了一塊橡皮”,攢著攢著,就會覺得上學真有意思!
三、慢慢找回“上學模式”
提前7天“倒時差”,慢慢把睡覺時間調整到上學模式,睡前遠離手機,和爸爸媽媽一起準備第二天的校服文具,讓身體悄悄適應開學節奏。在假期的尾聲為新學期建立一個新的計劃,帶著計劃走入校園,使自己更有方向感,並保持學習的動力。計劃的目標要簡明、可測、可行、現實和有完成的時間節點。通過完成計劃中的小目標,積累成功的經驗,建立自信心,一點一滴地向大目標邁進。在開學前也可以反思自己的學習策略和技巧,根據自身的學習特點探索和制定出新的學習方法,避免開學後陷入“無效用功”的困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