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孩子做了第2次家庭沙盤心理遊戲後,今上午我們做了連線。圍繞這個沙盤,我們先做了故事描述(作業描述)與內容拓展。
他做的沙盤構圖中,有一個“水怪”,經常傷人,傷無辜的人。實際歸結起來,那就是破壞規則的“壞蛋”。
在此,是需要做延伸的關鍵點。於是問他:你們的班級有沒有這樣的壞蛋?——有些畫面,我們不點破,來訪者是渾然無知的,正如一些瘡疤是需要挑破,需要面對,才能長新肉一樣。
孩子回答很乾脆:有啊,我都跟他幹架了。他把我的臉都掐破了,我也把他嘴角也弄出了血!
我緊接著問:有沒有吃虧?老師知不知道?
沒有吃虧!老師也不知道,是課下偷偷幹架的。
男子漢!就應該這樣,能用拳頭解決的,就盡量不用嘴巴。
在天馬行空地聊了其他問題後,又轉回到“壞蛋”這個話題上。
家庭中也要有規則,跟爸爸媽媽一起約定了某些規則,如果不去遵守,故意破壞了,是否是也像“水怪”一樣呢?
在鏡頭那邊的孩子,張大了嘴巴,恍然大悟了。他應該想到了自己跟弟弟相處、跟爸媽圍繞手機產生的爭執,想到了……
好了,到此點到為止即可。因為誰都可以是水怪或壞蛋,能對此有意識、有覺察,已經到達目的了,也很不容易了。
後續我們約定,每週做1個沙盤,來跟李叔叔交流。
這樣一方面可以看看李叔叔能不能猜到他最近做過什麽,在想什麽;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李叔叔從來不提倡像他們這個年齡的人去好好學習的,因為學習是吃飽睡足之後,無聊的時候偶爾才去做的事情。
家庭沙盤心理遊戲進入孩子家,有2個月了,前期我們將更多精力放到跟父母溝通上。
孩子最初對沙盤有排斥,現在慢慢地開始接受了。這條路走得著實有些慢。
但當他能感受到整個家庭氛圍,慢慢變化之後,沒有什麽理由不接納父母,也會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沙盤心理遊戲。
現在,孩子的爸爸對其評價是“感覺和兒子關係又進一步了,什麽話都和我聊,感覺很好”。有好的父子關係為基礎,這不就是力量的來源嗎?
2個月,達到這個狀態,慢嗎?我不覺得慢。
我們約定,這個暑假開學,看孩子的變化。我相信那時候變化會更明顯,父母將會更滿意。
#沙盤心理遊戲# #家庭心理沙盤# #沙盤遊戲#
https://mp.sohu.com/profile?xpt=MTU1MzQ5MDE1QHFxLmNv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