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世界的一縷溫暖,點擊上方卡片關注
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心理學越來越熱了。你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親友懟一句:我看你是有心理問題了吧?
你聽到這話,那絕對是一頭黑線,似乎心理問題就是避之有恐不及的洪水猛獸。那麽,你真的知道心理問題是什麽嗎?
◇ 01 ◇
心理問題與心理障礙
平時我們所說的心理問題,其實是廣義的,包含兩個部分:
一個是心理問題;
一個是心理障礙。
心理問題,指個體在情緒、思維、行為、自我認知、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現波動和困擾。心理問題尚屬於正常心理的範圍之內,就是有些心理上的不健康而已。
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認知、修養或境界,再輔以心理咨詢,個體的心理狀態基本都可以回歸常態。
實際上,我們平常說的心理問題,指的就是這種。
可以說,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或輕或重有那麽一丟丟心理問題。所以,大可不必大驚小怪的。
第二類就是心理障礙,指個體的心理反應強烈、持久,並且泛化,最終在其情感、認知和行為上出現異常。
心理障礙往往是上述的心理問題沒有得到及時干預所致。到這一步,就已經超出了心理咨詢或者自我療癒的能力範圍,需要由專(http://dhg.7e701.store)(http://dhg.7e702.store)(http://dhg.7e703.store)(http://dhg.7e704.store)(http://dhg.7e705.store)業的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來做臨床治療。舉個例子吧。比如有一個人他丟了錢包,他可能連續兩天心裡都不是很舒服,到第三天心情好多了。那這就屬於正常的心理反應,或者說有些許心理問題。
但是,如果他丟了錢包之後,三四個月裡情緒都很低,一直不能緩過來。那這樣的情況下,他很可能已經出現心理障礙了。
這時候他需要的是專業的心理醫生來幫助他來解決問題、恢復正常生活。
通常而言,我們會把心理障礙劃分為抑郁癥、恐怖癥、強迫癥、焦慮癥、疑病癥、神經衰弱等等這樣一組組問題,以方便我們更針對性地加以研究。
為什麽要把有些心理問題分為一組呢?
那當然是因為這些心理問題都有一些共性。就像大家可能在生活中遇到不同的人,很快就會發現:Ta與誰誰誰是兄弟/姐妹吧!?
就是因為同一個家庭中的人,他都會有一個共同的個性——父母是比較害羞的人,他們的孩子們往往也會比較靦腆;而父母都是比較豪放的人,那孩子也常常大大咧咧。
◇ 02 ◇
心理問題的四個根源
首先,心理問題和遺傳是有關係的。
不同的家庭構成不同的生理遺傳,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孩子。用專業的說法,這就是人格特質——每一個人有他自己的人格特性。
這就好像木材一樣,有松木,有楊木,每一個人也有不同的材質。
在生活中遇到不同的心理問題,生理條件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反應,這一點也也不奇怪。
第二,和環境有關係。
有的人可能出生下來就是一帆風順的,有的人遇到的磨難就多一些。
比如,512大地震中有一個孩子,九個親人都走了。你說在這種情況下,他有一點抑郁、恐懼什麽的心理問題,或者心理障礙,那是完全是可以說得通的。
即便是他的承受能力足夠強,大地震前後他的心理狀態出現拐點式突變,也不奇怪。
第三,知行不合一。
當一個人非常痛苦,或出現問題的時候,他會不停地找人訴說。比如你的朋友失戀了,他情緒很低落,那他可能就會不停的纏著你,跟你說他有多麽的痛苦,他怎麽怎麽不能忘記過去。
從這位朋友的表現來說,他這就叫知行不合一。
就是自己能夠明辨是非,但是不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再說回上面的例子,那個人丟了錢包,他知道丟東西的事實已經是不能改變,但是他仍然還要為此痛苦。
這說明:他有自知力,但是情緒不能夠控制。
或者在我們經常碰到發生婚外情的人,從主觀的認知上他認為婚外情是不對的,傷害家庭、傷害孩子。但是他不能夠控制自己的(http://dhg.7e706.store)(http://dhg.7e707.store)(http://dhg.7e708.store)(http://dhg.7e709.store)(http://dhg.7e70.store)行為。這時我們也認為他是有良好的自知。如果一個人沒有了自知,那他可能就成精神病人了。第四就,痛並行動著。通常而言,即便是有心理問題,或不太嚴重心理疾病的人,依然要在社會上工作、正常地學習。
雖然他身心處於痛苦這中,但是他還是能維持正常的社會活動。
比如,他抑郁了,他也還是知道回家做飯、完成老板交代的工作。那麽在這種情況下,他自身的痛苦我們更應該能夠體諒。
因為他一定要忍耐著這種痛苦來完成正常的社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