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專業心理咨詢師推薦|愛己心理
外界帶來的焦慮有時候真的可以就是
捂上耳朵生活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家暴,從來不只是"打人"那麽簡單
2023年,全國婦聯數據顯示:
· 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家暴
· 家暴致死占婦女他殺原因的40%以上
· 70%的家暴施暴者在施暴前毫無徵兆
但比這些數據更可怕的是:
多數受害者直到被打得遍體鱗傷,才意識到自己遇上了家暴者。
今天,我們從心理學、行為學、犯罪學多角度,教你識別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家暴前兆信號。請務必看完——這可能關乎你或你關心的人的生命安全。
家暴者的8個隱藏特徵(熱戀期就會顯露)
? 情緒特徵
1.極端兩極化
· 可以上一秒溫柔似水,下一秒暴怒砸東西
· 經典話術:"都是你逼我的!"
2.病態嫉妒心
· 查手機、跟蹤、禁止正常社交
· 偽裝成"在乎":"我太愛你了才這樣"
? 行為特徵
3.虐待動物/破壞物品
· 摔手機、踢寵物、用拳頭砸墻
· 心理學警示:這是暴力行為的"演練"
4.過度控制
干涉穿著、消費、作息
漸進式發展:從"建議"到"命令"
? 語言特徵
5.貶低式"幽默"
· 當眾嘲笑你的外貌/能力
· 被質疑時辯解:"開個玩笑而已,你真敏感"
6.扭曲事實
· 顛倒黑白:"是你先惹我的"
· 記憶篡改:"我從來沒說過那種話"
? 關係特徵
7.閃電推進關係
· 認識兩週就求婚、同居
· 目的:快速建立控制紐帶
8.孤立策略
· 挑撥你與家人朋友的關係
· 經典話術:"他們都不懂我們的愛情"
家暴者的心理畫像:他們為何施暴?
類型1:帝王型施暴者(占比42%)
· 核心信念:"你是我的所有物"
· 行為特點:
有預謀的暴力
施暴後毫無悔意
類型2:巨嬰型施暴者(占比35%)
· 核心信念:"你必須滿足我"
· 行為特點:
失控型暴力
事後痛哭流涕
類型3:反社會型施暴者(最危險,占比23%)
· 核心特徵:
童年虐待史
缺乏共情能力
· 警示信號:
對暴力電影異常興奮
炫耀打架經歷
自救指南:發現危險信號後怎麽辦?
階段1:安全評估期
? 秘密準備:
· 備用手機預存110快捷鍵
· 在單位存放備用鑰匙、現金
? 切忌:
· 當面對質"你是不是會家暴"
· 在對方情緒激動時提分手
階段2:證據收集期
法律有效證據清單:
1.傷情照片(需包含時間水印)
2.微信錄音(關鍵對話留存)
3.就診記錄(註明"家暴致傷")
4.證人證言(鄰居、物業等)
階段3:脫離計劃
安全分手五步驟:
1.選擇公共場所提出分手
2.提前告知親友具體時間地點
3.分手後暫住隱蔽住所
4.更換門鎖/行車路線
5.向轄區派出所報備
6. 重要法律常識(2024年最新)
1.報警必須做:
· 要求出具《家庭暴力告誡書》
· 這是後續離婚/索賠的關鍵證據
2.人身安全保護令:
· 申請後對方需搬離住所
· 違反者可拘留15日
3.家暴不是家務事:
· 鄰居報警後警察必須出警
· 單位發現員工家暴可開除
7. 給旁觀者的建議
如果你發現親友可能遭遇家暴:
· ? 不要說:
"夫妻吵架很正常"
"為了孩子忍忍吧"
? 應該說:
"這不是你的錯"
"我隨時可以接你"
"這些法律援助電話你存一下"
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
美國犯罪學家Lenore Walker的研究表明:
· 家暴行為的重覆率高達78%
· 每次原諒都會使下次暴力升級47%
請記住:
真正的愛不會讓你恐懼,健康的關係不需要傷痕來證明。
如果你或你認識的人正在經歷家暴 請撥打全國婦聯反家暴熱線:12338 或直接報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