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的《青少年心理健康(2021)報告》提出,在全球範圍內,10-19歲的人中有1/7患有精神障礙,占該年齡組全球疾病負擔的13%。
中國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2000年之前中國兒童青少年抑郁發生率的估計值為18.4%,而到2016年後,發生率已上升至26.3%。最新數據顯示,中國高中生抑郁檢出率為40%,初中生抑郁檢出率為30%,小學生抑郁檢出率為10%;18歲以下抑郁癥患者占總人數的30.28%,在抑郁癥患者群體中,50%的抑郁癥患者為在校學生,41%曾因抑郁休學。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當前,青少年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包括自尊問題、焦慮和壓力、社交障礙、抑郁情緒以及網路成癮等。
PART.02
美好的瞬間
01.自尊問題
在青少年期間,孩子們開始逐漸關注自己的形象和地位,對自己的外貌、學業成績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產生了更多的自我意識。自尊問題往往是許多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根源,嚴重時可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了缺乏自信心、缺乏決斷能力等低自尊的表現,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幫助孩子:
1) 提升青少年自尊:
鼓勵孩子多參與有益身心發展的活動,比如體育運動、音樂藝術等,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和自信心,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和成就感;
2) 注重肯定和鼓勵:
作為孩子親近的人,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讚揚和鼓勵,及時讚揚他們的進步和成就,幫助他們樹立積極的自我形象。
02.焦慮和壓力
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經常面臨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學業上的競爭、頻繁的考試以及對未來規劃的迷茫,都可能成為他們焦慮和壓力的源頭。
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我們可以做好以下兩點:
1) 教導青少年掌握良好的時間管理技巧:
教導孩子如何合理規劃時間與分配任務,採用高效的時間管理策略,在規定的時間內高效率的完成學業任務、重要的學習任務先完成等等,事半功倍,避免過度壓力和不必要的拖延;
2) 鼓勵積極的應對策略:
幫助孩子學習應對壓力的方法,如通過運動釋放累積的壓力、進行放鬆訓練以平復緊張情緒、或通過藝術創作來表達內心情感等,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緩解焦慮的方式。
03.社交障礙
在青春期,社交關係的變化以及對自身的重新認識可能導致青少年出現社交障礙。有些孩子可能會孤立自己、缺乏自信、與人溝通困難、害怕公共場合,長期的社交障礙會對青少年日常生活和學習造成不良影響。
為幫助青少年克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
1) 培養青少年良好的溝通能力:
可通過家庭遊戲、角色扮演等寓教於樂的方式,幫助孩子提高表達和傾聽的能力,加強與他人的互動;
2) 提供支持和指導:
教導孩子如何建立真實的友誼、發展積極的人際關係,並時刻提醒他們,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是維系良好關係的關鍵。
04.抑郁情緒
在人生的長河中,我們都在不停地奔波與追尋,有時候,腳步匆匆,以至於忽略了沿途的風景。然而,正是那些不經意間捕青少年期的情緒波動較大,他們可能經歷一些情緒問題,其中最常見的是抑郁情緒。這種情緒問題可能導致孩子的學習能力下降、興趣減少以及對生活失去興趣。
為了緩解這種情況,我們應該:
1) 提供安全的環境:
營造一個安全穩定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家庭的溫暖中感受到無盡的愛與支持;
2) 尋求專業幫助:
當情緒障礙嚴重影響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時,應及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或治療。可以前往醫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診,這些科室配備了專業的醫務人員,能夠提供全面的評估和診斷。
一般來說,大多輕度抑郁的孩子僅通過心理干預即可得到有效改善,而對於抑郁程度較重的孩子,則需聯合米那普侖等抗抑郁藥物,同時減少孩子抑郁癥狀和自殺傾向,幫助孩子走出抑郁的陰影。
05.網路成癮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青少年普遍面臨著網路成癮問題。沈迷於電腦遊戲、社交網路等會打破孩子日常生活規律,造成飲食不規律、睡眠減少和身體虛弱,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 創造健康的互動環境:
通過主動關心和平等協商的方式限制和監督孩子的網路使用時間,鼓勵他們走出虛擬世界,參與到實際活動中,與現實生活中的人建立社交關係;
2) 增強自我控制力:
教導孩子如何正確使用互聯網,讓他們了解沈迷網路的潛在危害,培養良好的自制力和自律能力。
總而言之,青少年時期是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危險階段,該階段青少年身體快速成長,但心理發育尚未成熟,而與此同時又面臨著較多不良的心理應激因素刺激,故心理問題日趨突出,亟需引起重視。
青少年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密切關注孩子出現此類心理問題的誘發因素,並及時採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以有效減輕嚴重程度,促使孩子心理健康早日恢復。
盟略心理中心 推出了《青少年兒童心理咨詢臨床工作訓練項目》課程。
課程結合生理、心理、社會三大因素從臨床來分析導致青少年心理障礙的原因,以臨床整合工作的視角以醫院工作為背景來幫助青少年兒童激發其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消除厭學逃學和學習障礙、協調同學關係和親子關係、心理減壓、考試焦慮癥、社交恐懼癥、網路成癮、學校適應不良綜合癥等青少年心理問題與心理障礙的心理治療)來幫助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