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七種常見危機干預模式,了解一下
每個人的一生當中難免遇到危機時刻,危機是指重要的人生目標受到阻礙、生活方式和應對壓力的手段失效時的混亂狀態,人們感覺對此無能為力,難以改變,牠通常是由意外的、不可控的創傷事件引起的。
危機是一種心理平衡的短暫失調,個人應對能力的短暫缺失,此時,抑郁、焦慮、希望落空、憤怒、內疚、悲傷等情緒浮現,之前的問題和失敗被反覆回憶,人們的自我平衡被打破,變得脆弱,很難依靠自己恢復過來。
我們可以如何幫助處於危機當中的來訪者?
本文將介紹以下7種危機干預模式,希望能帶給您啟發。
平衡模式
危機中的人通常處於一種心理或情緒的失衡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原有的應對機制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平衡模式的目的在於,幫助人們重新獲得危機前的平衡狀態。牠最適用於早期干預,這時人們失去了對自己的控制,分不清解決問題的方向,不能做出適當的選擇,工作者集中精力在穩定個體的心理和情緒方面。
認知模式
危機中的人通常處於一種心理或情緒的失衡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原有的應對機制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平衡模式的目的在於,幫助人們重新獲得危機前的平衡狀態。牠最適用於早期干預,這時人們失去了對自己的控制,分不清解決問題的方向,不能做出適當的選擇,工作者集中精力在穩定個體的心理和情緒方面。
心理社會轉變模式
該模式認為人是遺傳加上從特定的社會環境中學到的知識的產物。
人們總是在不停的變化,危機可能與內部和外部的心理、社會或環境困難有關。
危機干預的目的在於與來訪者合作,評定與危機有關的內部困難和外部困難,幫助他們選擇替代現有行為、態度和使用環境資源的方法,牠最適用於已經穩定下來的來訪者。
發展生態學模式
該模式將發展階段、發展問題與影響個人成長的環境結合為一體,在該模式中,工作者需要評估個人、環境和二者的相互關係,以及影響個人發展階段的因素。
情境生態學模式
該模式有三個假設
第1個假設是情境因素也是分層次的,這些層次取決於兩個因素:在物理距離上和危機的接近度,以及受認知和對事件意義的理解影響的反應。
第2個假設是被事件影響的個體和系統所發生的相互影響,相互影響包括對兩個因素的認知:主要關係與次要關係間的相互作用,以及事件引發改變的程度。
第3個假設是時間因素與危機的影響直接相關,兩大主要的時間因素是:已經過去的時間長短和事件發生後的特殊場合,如紀念日和節日。
心理急救干預
心理急救干預為危機干預提供了基本的框架,牠是一種權宜之計,本身並非用來治癒或解決問題,而是提供非入侵性的身體和心理支持,強調立即的危機處境,提供即時的安撫。
心理急救干預的措施包括8個方面的核心行動:
ACT模式
ACT模式是首字母略縮詞
該模式通常有7個線性階段:危機評估、建立和諧的關係、確定主要問題、處理情感、提出並探索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制定計劃和提供後續服務。
生活中的婚姻情感問題、親友的突然離世、絕癥噩耗、失業、被領導責罵、意外事故等等,只要超出了求助者的承受和應對能力的事件都可能造成心理危機。
危機即危險與機遇同時存在。心理危機出現並不可怕,只要當事人或人群能得到及時的、專業的心理服務與援助,就可以化危機為發展,促進人在心理上更快地走向成熟與完美。
盟略心理中心 推出的《心理咨詢師臨床必修-危機干預臨床工作實務培訓項目》課程將於2024年9月份開始上課。
對課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趕快來加入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