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放榜後心理調適指南
伴隨著六月的清風與蟬鳴,
千萬學子迎來了高考放榜的時刻。
十幾年寒窗苦讀,
成績一朝見分曉。
有人歡喜有人憂,
情緒內耗不可取。
這份心理調適指南,
送給考生和家長,
一起從心出發,
積極走向未來。
家長篇
(一)加強自我情緒的調節
放榜後除了考生心理會受影響,家長同樣也會感到焦慮、抑郁等情緒。家長也應理性看待高考成績,保持平和的心態,不要將負性情緒和行為外顯於孩子,疊加壓力只會讓孩子壓力重重、毫無宣泄途徑,最終可能導致走向極端。要營造和諧輕鬆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應減少相互間的指責、批評,更多採用欣賞和鼓勵的言辭和舉止指導孩子。
(二)引導孩子正確看待高考成績
家長應避免與孩子反覆談論高考、成績等話題,不要在無形中施加壓力。尊重孩子的付出,提供支持和鼓勵,正確引導孩子對考試成績的認識。高考成績固然重要,孩子的心理健康、快樂成長更為重要。既然成績已成定局,考好考壞都不要埋怨孩子,要正確引導孩子規劃未來的人生。
(三)及時觀察孩子的情緒及行為
多與孩子溝通,陪伴孩子平穩度過等待期。當發現孩子有焦慮、抑郁或其他比較明顯的情緒問題時,家長可以通過聊天和傾聽給予他們心理支持。必要時,家長可以帶孩子到醫院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四)鼓勵孩子參加多種活動
鼓勵孩子適度放鬆,找到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多鼓勵孩子運動,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做一些平時想做卻沒有機會做的事情,鼓勵孩子閱讀、聽音樂等,或者幫家長做家務。
(五)營造和諧輕鬆的家庭氛圍
注重親子關係互動,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與信任。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探討一些社會熱點話題,可以改善孩子的孤獨感、自卑感或焦慮情緒。
(六)尊重孩子的真實意願
填報高考誌願時,家長應以尊重孩子的真實意願、興趣為先,可以一起分析孩子在專業、職業領域的優勢和劣勢,共同制定可行計劃,以便更好地做出選擇。
— — — — —
學生篇
(一)調整認知,平穩心態
人生處處有轉折,高考只是其中一個。這雖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場考試,但不代表將來就沒有成功的機遇。
避免出現災難性的認知,比如“如果沒有考上某某大學,我肯定就完蛋了”,“我一定要考上大學,才能有美好的未來,否則我人生就……”等。這些想法誇大了考試結果對未來的負面影響。事實上,沒能走進理想的大學,也並不代表人生就失去了意義或者人生的失敗。
(二)積極溝通,合理宣泄
情緒波動比較大時,可以找家人朋友傾訴心中的煩惱、寫日記、做運動或選擇在沒有人的地方高聲大喊、放聲大哭等減輕內心的痛苦,還可以聽聽音樂,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等等。也可在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積極主動地與信任的人溝通。規律作息,可以增加健身、游泳、打球等運動鍛煉體質,學習一項技能和特長。可以學駕車,學一件樂器或是舞蹈,或者是自己一直感興趣但沒時間嘗試的課程,提升自我。
(三)接納結果,調節開懷
考試已經成為過往,成績已經成為事實,任何幻想和抱怨都不會改變事實,但卻能夠改變我們的心態,影響我們對未來的把握,我們應該珍惜用積澱下來的經歷,將牠提升為我們未來努力發展的寶貴財富。
(四)關注當下,規劃未來
高考,誠然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節點,但絕非終點。牠只是漫長人生旅程中的一次階段性檢驗,成績的高低並不能定義我們全部的價值和未來的可能性。人生如同一場馬拉松,而非百米衝刺,一時的領先或落後並不決定最終的勝負。
對於成績出色的同學,切莫讓勝利沖昏頭腦。優異的成績是努力的回報,但牠更是一份責任與鞭策。在未來的大學生活中,競爭依舊激烈,知識的海洋更加廣闊深邃。需以謙遜為舟,勤奮為槳,不斷探索,方能在學術和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而對於成績未達預期的同學,更應深刻理解失敗的本質。失敗並非終結,而是成長的催化劑,是命運給予的珍貴啟示。牠讓我們有機會反思學習的方法與策略,審視自己的努力方向與付出程度。每一次跌倒都是為了更有力地站起,每一次挫折都是為了鑄就更堅韌的靈魂。
(五)主動規劃,明智填報
高考成績公布後,誌願填報成為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同學們需要密切關注各項關鍵時間節點,並做到心中有數。在成績公布前,可以從自己的興趣、擅長的學科、向往的學校、傾向的職業等角度出發,分析感興趣的專業方向。成績出來後,應主動了解目標院校的相關資料和招生政策,查詢目標院校及專業的錄取情況,並了解各專業的就業前景。在綜合各種信息的基礎上,與家長共同探討並填報適合自己的誌願。
來源:龍巖市委文明辦未成科綜合
責編:鄭嘉藝
初核:章小莉羅咪娜
審核:廖建華王沐
監制:彭承丹王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