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咨詢領域,有這樣一位 “心靈守護者”:她以 16 年深耕築牢心理咨詢專業根基,用 “傾聽 + 共情” 的心理咨詢療癒力點亮無數家庭的希望;她從一間小小的心理咨詢室起步,將祥銘心理打造成覆蓋全國的專業心理服務平臺。她就是祥銘心理咨詢創始人、央視《創新之路》心理訪談特邀嘉賓、央視《品質中國》心理訪談特邀嘉賓、央視《對話教育》特邀心理專家、清華大學心理學講師、北京大學心理學講師、廈門大學心理學講師,累計服務超萬人次的資深心理咨詢師 —— 曲翠紅老師。
一、初心啟程:從 “看見痛苦” 到 “守護心靈”
曲翠紅與心理學的結緣,源於一次偶然卻深刻的觸動。早年,她目睹身邊朋友因產後抑郁陷入自我否定,因青少年厭學引發家庭矛盾,卻因缺乏專業心理支持而走了許多彎路。“如果有人能聽懂他們的痛苦,幫他們走出困境就好了”—— 這份樸素的心願,成了她深耕心理領域的初心。
為築牢專業功底,曲翠紅系統學習精神分析、認知行為療法、人本主義療法等多元理論,更遠赴國內外深造孕產心理、青少年心理等細分領域,將理論與實戰反覆磨合。2010 年,她頂著 “心理咨詢不被理解” 的壓力,創辦祥銘心理的前身 —— 祥銘心靈導航工作室。“那時很多人覺得‘心理問題就是矯情’,但我相信,只要用專業幫到一個人,就值得堅持。” 這份篤定,成了她 16年不輟的動力。
二、專業深耕:以 “全週期服務” 破解心理難題
“心理咨詢不是‘說教’,而是‘看見’—— 看見來訪者未說出口的委屈,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困境。” 這是曲翠紅老師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她 16 年咨詢生涯的核心準則。
在青少年心理領域,她打破 “厭學就是態度差” 的刻板認知,從腦科學、家庭系統雙重視角切入:曾有位初二學生因成績下滑閉門不出,家長多次批評無果。曲翠紅老師發現孩子是因 “害怕讓父母失望” 而自我放棄,再聯動家長調整溝通模式,僅 3 個月便幫孩子重拾學習信心;在孕產心理領域,她針對孕期焦慮、產後抑郁研發 “情緒調節三階法”,從孕期情緒疏導、產後角色適應到家庭關係調適,形成全週期支持 —— 美國華裔女士曾因產後抑郁有跳樓傾向,遠隔重洋的父親聯繫到曲翠紅老師,她通過線上咨詢幫女士梳理情緒、重建自我認知,4 個月後,女士不僅走出抑郁,還能主動陪伴孩子,其父親發來感謝信:“您救了我們全家。”
16 年來,曲翠紅老師帶領祥銘心理構建起 “青少年心理 — 孕產心理 — 婚姻家庭 — 職場減壓” 四大核心服務板塊,引入 AR 心理干預技術、腦功能檢測設備,讓專業服務更科學;更打造 “咨詢師培養體系”,要求團隊咨詢師均100% 通過持續培訓考核,以 “專業標準化” 守護每一次咨詢。
三、溫暖踐行:讓心理服務照亮更多角落
“好的心理咨詢,不僅要幫來訪者走出困境,更要幫他們掌握自我療癒的能力。” 這是曲翠紅對 “賦能” 的理解。
為讓心理服務觸達更多人,她帶領祥銘心理走出咨詢室:進社區開展 “親子情緒管理” 公益講座,幫家長學會傾聽孩子;與學校合作 “青少年心理課堂”,教學生識別情緒、緩解壓力;更在央視《創新之路》、《品質中國》、《對話教育》等多檔欄目分享心理知識,打破 “心理咨詢 = 有病” 的汙名化。疫情期間,她開通 24 小時心理援助熱線,免費為醫護人員、隔離群眾提供情緒支持,累計服務超千人次。
對來訪者,她始終保持 “溫度”:咨詢結束後會跟進回訪,為經濟困難的家庭減免費用,甚至幫來訪者鏈接社區、學校等資源。“有位來訪者說,‘第一次有人沒批評我,還聽懂了我的難’—— 這句話比任何榮譽都珍貴。” 曲翠紅說。
四、使命延續:從 “個人堅守” 到 “行業賦能”
如今,祥銘心理已從一間小咨詢室,發展為以北京為總部、大連布局 4 家線下門店、多地分公司即將啟幕的全國性連鎖品牌機構,服務覆蓋全國乃至海外華裔家庭,來訪者的滿意度成了最亮眼的口碑。但曲翠紅並未止步:“我想讓祥銘心理成為‘心理服務的燈塔’,不僅幫更多人走出困境,更培養更多有溫度的心理咨詢師。”
她主導的 “祥銘心理人才計劃”,已培養出多名優秀咨詢師,其中不少人在各地開設咨詢室,將專業服務帶到更多城市;她還推動祥銘心理與女子健身、母嬰護理中心等機構合作,將心理服務嵌入更多生活場景,讓 “心理健康” 成為觸手可及的日常。
16 載春秋,從 “一個人的堅持” 到 “一群人的守護”,曲翠紅始終記得初心:“每顆心靈都值得被溫柔對待,我願做那個舉燈的人,陪他們走過迷茫,看見希望。”
若你或身邊人正被心理困惑困擾,不妨聯繫曲翠紅老師 —— 在這裡,有專業的傾聽,有溫暖的理解,更有幫你重拾力量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