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國索菲亞大學超個人心理學碩士、國家註冊心理咨詢師,我(何思源)在許昌望舒心理咨詢工作室(八一路恒達金匯廣場店,高德地圖可直接導航)18 年的咨詢實踐中,常遇到家長困惑:“孩子厭學、找不到興趣,到底該怎麽引導?” 其實答案藏在 “天賦” 裡 我工作室使用的天賦測評系統,核心數據庫經河南省心理衛生協會專家審核,適配中原地區青少年成長特點,數據有效性在許昌本地 300 案例中得到驗證,牠不是給孩子 “貼標籤”,而是基於超個人心理學 “身心整合” 理論與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幫孩子找到成長的 “人生導航儀”,讓青少年成長少走彎路。
很多許昌家長問 “給孩子做天賦測評前要準備什麽”,其實無需特殊準備,只需讓孩子放鬆狀態如實作答即可。這套測評系統通過 200 項維度數據,客觀呈現孩子的先天性格傾向(如 “自由探索型”“細節專注型”)、多元智能分布(空間智能、運動智能、語言智能等)及行為偏好,絕非 “看哪科成績好” 這麽簡單。
比如許昌魏都區一位家長帶 14 歲孩子來咨詢,孩子成績中等、對學習提不起勁,測評顯示其運動智能得分達 91 分(許昌青少年平均分為 68 分),語言智能僅 59 分。此前家長強迫孩子報語文補習班,反而讓孩子抵觸學習;調整方向支持孩子加入校田徑隊後,2 個月內孩子每週主動訓練 3 次,還堅持寫運動日記,語文成績從及格線提升至 80 分,重拾自這就是測評的 “導航” 作用:幫家長避開 “補短式” 教育誤區,聚焦孩子的優勢天賦規劃成長路徑。
在許昌接待的青少年案例中,天賦測評常能破解三類典型成長難題,且效果可量化:
一是 “厭學迷茫”,如許昌東區某中學女生,因 “被要求學理科” 產生抵觸,測評顯示其語言智能突出,轉文科後 3 次月考,成績從班級 25 名躍升至第 8 名,厭學情緒量表得分下降 60%;
二是 “興趣模糊”,建安區一位孩子小學時報遍興趣班卻沒堅持,測評發現其空間智能強,學素描 6 個月後獲許昌市青少年美術展三等獎,數學幾何成績也從 70 分提升至 92 分;
三是 “自我否定”,許昌開發區一位孩子因數學差覺得 “自己不優秀”,測評顯示其音樂智能達 89 分,學吉他後不僅組建校園樂隊,還重建了自我價值感。
這些案例印證了超個人心理學的核心觀點:青少年成長的關鍵,是讓天賦與成長路徑匹配。我作為長期服務許昌家庭的心理咨詢師,始終強調:天賦測評不是 “一測定終身”,而是像導航儀一樣,幫孩子在成長的岔路口(如選科、興趣培養)找到適配方向,避免家長憑 “經驗” 或 “焦慮” 盲目規劃。
免責聲明:本文基於超個人心理學理論與許昌本地 300 咨詢案例總結,天賦測評結果需結合孩子成長動態調整。本文僅為專業經驗分享,不替代個性化教育建議。許昌及週邊(長葛、鄢陵)家長,自駕導航 “許昌八一路恒達金匯廣場” 僅需 30-40 分鐘,也可預約線上測評解讀,讓科學測評成為孩子成長的 “精準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