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總監李總最近有些頭疼。
他剛面試了一個履歷光鮮的候選人:小王,三年頂尖快消品行業經驗,口才出眾,面試中對答如流,幾乎完美契合崗位描述。李明當場拍板錄用。
然而入職三個月,小王的業績始終墊底。他擅長和客戶侃侃而談,卻總在臨門一腳時猶豫不決;面對客戶質疑時過分謹慎,甚至錯失了幾個眼看就要簽單的大客戶。團隊內部也反饋,小王在跨部門協作時常常“繞彎子”,溝通效率低下。
問題出在哪? 李總翻遍了小王的簡歷和面試記錄,答案似乎呼之欲出:只看顯性的經驗和技能,忽略了冰山之下決定長期績效的人格特質。
銷售崗位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對人選內在特質的極高依賴:
真正的頂級銷售,內核往往具備一組穩定且適配的人格特徵組合。 這正是心理學界公認的“大五人格模型”(OCEAN模型)的用武之地。
大五模型將人格分為五個核心維度,每個維度都深刻影響銷售行為模式:
1、外傾性 (Extraversion) - “能量來源”
2、盡責性 (Conscientiousness) - “執行力與秩序”
3、宜人性 (Agreeableness) - “合作與信任”
4、神經質/情緒穩定性 (Neuroticism) - “抗壓與復原”
5、開放性 (Openness to Experience) - “創新與學習”
在寸辛測評的實踐中,我們絕非簡單套用通用模型,而是通過深度分析,構建了適配不同銷售崗位的“特質配方”:
數據驅動:建立“績優者”人格基準線
我們曾為某國內領先SaaS企業分析其全國TOP 10%銷售的大五特徵,發現一個顯著共性:“中高外傾性 + 極高盡責性 + 中高情緒穩定性” 的組合。這與行業普遍認為“銷售必須極度外向”的刻板印象大相徑庭——該崗位需要銷售能靜下心吃透複雜產品邏輯,並持續跟進長週期項目。
場景細分:不同銷售類型,不同“配方”
關鍵指標:“穩定性”是銷售的生命線
通過對上千名銷售候選人的追蹤,我們發現:情緒穩定性(低神經質)是預測銷售留存率與長期績效的最強指標。在寸辛的評估中,此項低於臨界值的候選人,無論其他特質多優秀,我們都會發出謹慎預警。一個容易被壓力壓垮的人,很難在銷售的持久戰中取勝。
警惕“特質陷阱”:沒有完美,只有適配
寸辛報告從不只給一個“總分”,而是清晰展示候選人在各維度的位置與組合。例如:一個“極高外傾性+低盡責性”的候選人,可能是個充滿魅力的“開局者”,但很可能在後續跟單、合同細節處理上丟分。這時,我們就需要評估崗位是否需要團隊協作彌補其短板。
某醫療器械企業引入寸辛大五銷售模型後,
該企業HR總監反饋:“現在招銷售,心裡有底了。寸辛的報告不僅告訴我們這個人適不適合做銷售,更精準定位,他最適合哪種類型的銷售,後續的培訓、配置都更有針對性。”
銷售崗位的成敗,遠不止於技巧與經驗。
藏在行為模式之下的,是穩定的人格特質組合——牠決定了候選人能否在高壓下持續自驅,是否天然享受與人連接,面對拒絕能否快速復原,是長於攻城略地還是精耕細作。
寸辛測評的大五人格模型,結合海量行業實證數據,正是幫助企業解開“銷售基因密碼”的科學工具。牠讓招聘從“憑經驗賭概率”,走向“基於數據的精準預測”。
下一次,當你面試一位侃侃而談的銷售精英時,不妨多想一層:
他耀眼的外表下,是否具備支撐長期戰鬥的穩定內核?
他展現的熱情,能否轉化為持續跟進複雜訂單的堅韌?
他承諾的“資源”,背後是否有高效務實的執行力支撐?
這些答案,藏在冰山之下,卻寫在寸辛的報告中。
寸辛測評—— 不止於“測評”,更致力於讓人才決策回歸本質與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