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淘汰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總是悄無聲息的。
跟讀書時期的淘汰不一樣,時代的淘汰,總是充滿血腥、殘酷、無情、悲劇的。
讀書的時候,分數不夠高,最多考不上大學,但還是可以讀個成人本科。從學歷上來說,問題是不大的。
畢業後步入社會,面對社會的考驗,以及時代的篩選,要是一個不小心,被時代的大潮吞噬,輕則人財兩空,重則家破人亡。
地球上有80億人,資源根本不夠分,那淘汰一部分人,就是自然界必然的選擇。
一個預測:這幾類人,以及家庭,都會被無情淘汰。
一、失業,且負債累累的人和家庭。
單純失業,但沒有負債,還是有轉彎的餘地,問題不大的。
單純負債,但沒有失業,也還是可以支撐下去,問題不大的。
最要命的,是既失業,也負債累累,雙管齊下,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打頭風。如此,情況就嚴重了。
肯定有很多人會說,只要努力了,不就可以走出困境了嗎?
如果只是負債幾萬,那努力一段時間,確實可以走出困境。可要是負債幾百萬,自己還是工薪一族,逐漸失業,哪怕再努力,也都無濟於事。
試問,幹什麽工作,可以還清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貸款呢?
很遺憾,沒有這樣的工作。所以說,為了一堆鋼筋水泥,而讓自己負債累累幾百萬。這,就是一種“不要命”的愚蠢。
二、缺乏競爭力,且斷根絕後的人和家庭。
有一個傳統的觀念:家中有人,未來才有希望。
說得直白一點,要有延續後代的能力。問題是,在這個年頭,各方面的經濟壓力都特別大,普通人哪有結婚生子的經濟實力呢?
首先,不是每個年輕人都買得起房子;其次,不是每個年輕人都能找到心儀的對象。
買房以及找對象,都是需要競爭力的。尤其是,經濟上的競爭力。
有一個調侃“窮不過三代”。對於無數窮人來說,窮不過三代,指的是,窮到了第三代,連老婆都討不到,也就斷根絕後了。
雖然說,在2025年的今天,還談繁衍後代,有點不合適,但是,延續後代的本身,就是競爭力的表現。
自然界啊,始終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血脈基因上的淘汰,也是淘汰。
三、觀念落後,且跟不上時代的人和家庭。
不論在什麽年代,都是認知、性格、觀念,決定了人之命運。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並不是所謂的貧富,而是認知。
畢竟,一開始,大家都貧窮。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拉開差距的原因,就是認知。
有的人觀念先進,認知跟得上時代,比如說可以吃到房產、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紅利,基本都可以財富自由。
反之,有的人觀念落後,認知跟不上時代,依舊是體力勞動那一套,那累死累活,賺不到錢,身體病痛越來越多,甚至於被淘汰,就是大概率的事兒。
肯定有人會反駁,那麽多人送快遞,送外賣,開網約車,怎麽可能被淘汰呢?
確實,暫時不可能。可五年後呢,十年後呢?誰都不知道。
四、盲目給自己加杠桿,讓風險越來越大的人和家庭。
生活,總是很矛盾的。
上文說過,斷根絕後,就是血脈基因層面,被時代淘汰。可要是拼命生孩子呢?有可能,會代代貧窮。
你看偏遠山區的農村家庭,基本都是“越窮越生,越生越窮”。
越是窮人,越是拼了命去生孩子,不止生一個,還有可能生四五六個。問題是,沒有錢去培養孩子,導致孩子越多,繼續貧窮的概率,就越大。
類似這種“代代貧窮”的家庭,一樣會有被淘汰的那一天。也許市場一個波動,他們就走向“死亡”了。
對於窮人來說,你斷根絕後,會被淘汰;你越窮越生,越生越窮,也會被淘汰。
本質上,就是“窮人”會被時代淘汰。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