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香港算命王 > 百科 > 心理測試 > 情感心理咨詢:從內心抗拒與父母親近,我是怎麽了?_依戀_關係_孩子

情感心理咨詢:從內心抗拒與父母親近,我是怎麽了?_依戀_關係_孩子

時間:2025-02-07 06:21:26   來源:香港算命王   關鍵詞:关系,障碍,依恋,内心,小时候,子女,生活费,情绪,父母,孩子,障碍,李建学,矛盾型,父母,孩子

艾米咨詢: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麽心理疾病。

工作幾年了,每年只有春節才回一次家。我平時很少打電話回家,也基本不會想父母,微信也不喜歡回復。父母和爺爺奶奶關係很差,有時候父母打來電話,最後總演變成說爺爺奶奶的壞話,或者演變成對我的指責,一說就根本停不下來,想叉開話題都不行,聽著特別難受;有時候好不容易通一次電話,卻覺得特別尷尬,根本沒話可說。

父母對我這種不關心他們的態度很失望,時常打來電話教育我要孝順他們。但其實,我每月給生活費,生日節假日也會給他們買禮物。只是,我沒有成為喜怒哀樂都和他們分享的小棉襖,不會說讓他們高興的甜言蜜語,這就不孝順了嗎?

有時候他們質問:每次給你發信息都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你就真的有那麽忙?難道你就一點都不想我們?他們覺得我自私、涼薄,這時候我更加反感。偶爾我會想念他們,但就是不想聯繫,跟他們親密不起來,有什麽事情也不想和他們說。雖然每次想到等到他們老去我再也無法挽回的一天,心裡都會有一絲絲難過和無奈。

小時候是由姥姥姥爺一起生活,到了初中時被父母接回去,當時他們感情不好,天天吵架,總說著對方的不是,家裡一地雞毛。父母對我既控制又苛刻,經常冷暴力,即使生病了也會被責罵,從未感受過他們的關心和肯定。幸好高中後我開始住校,每到週末才極不情願又無可奈何地回家。大學選擇去了外地的學校,也是為了遠遠地逃離他們。在學校的時候基本不會想要聯繫父母,打來電話也很煩。

有時候和朋友聊天談心時,了解到她們和父母的關係特別好,每次通話能夠長達1小時。我既詫異又羨慕,不知道她們是怎麽做到的,但是,我並不想努力去改變這種情況,覺得這樣更輕鬆。

但父母總希望我能夠多聯繫他們,跟他們多親近。我很抗拒,做不到,該怎麽辦?

首席心理咨詢師李建學老師解讀:

小時候沒有和父母親近過的人,長大後也難以和父母親近,這並非自私和涼薄,而是有內在的心理原因的。

父母想跟你親近,抱怨你不親近他們,你想親近他們卻又害怕他們親近,這是一種親密關係障礙。作為孩子的你需要與父母親近時,卻被冷漠對待,或被攻擊、被傷害,讓你內心有了陰影。

人的本能是追求快樂避免痛苦,這些不愉快的記憶和痕跡,讓你害怕親近他們,久而久之形成了這種關係的障礙。

01

親密關係障礙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方面,是源於在早期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沒有給予孩子良好的陪伴和及時的愛的回應,孩子與父母之間沒有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戀關係,孩子會發展成矛盾型或回避型依戀風格。

安全型依戀關係是——我覺得你是一位好媽媽,願意和你在一起,不願離開你,也不希望你離開我。(父母能夠即時給予孩子愛的回應。)
矛盾型依戀關係是——我覺得你不是一位好媽媽,但我又離不開你,但你在身邊我又討厭你。(父母有時候關心孩子,有時候又不在乎孩子,給予的回應是斷斷續續的。)
回避型依戀關係是——我覺得我討厭媽媽,我不想跟你在一起,我自己一個人玩開心一些。(父母疏離而冷漠,經常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那麽孩子就把這種依戀的需要回避掉了,才不會感受到痛苦。)

另一方面,是源於父母自身早年的依戀關係未處理好。他們也並未發展出安全型的依戀關係。

當父母早期的依戀關係良好,在許多方面是能夠自然而然地去和孩子建立起感受的鏈接。

若父母是矛盾型依戀者,他們在依戀子女的時候,會倒過來把子女當作父母,一方面需要子女多關心他、問候他,另一方面又去攻擊、指責、抱怨子女。

父母好像在攻擊你,其實是在攻擊他們自己的父母,只是把這個事情移情到你身上了。

面對這樣的父母,很多子女內心積壓了很多情緒,感到很壓抑、憤怒,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好與父母的關係。

02

面對這種情況,該怎麽辦呢?

一、表達、釋放自己的情緒

看清並承認我們對父母的愛、恨、憤怒、焦慮、恐懼等情感,並處理好這些情緒,是自我修復之路的開始。

處理情緒,這並不意味著,在現實生活中直接向父母大吼大叫。但可以通過自我宣泄、找信賴的人傾訴、或者通過專業的心理咨詢,來釋放自己的情緒。

二、接納父母,理解他們有自己的局限

當我們從負面情緒走出來,我們才能用一個成年人的心態,重新看待父母當時所有讓你無法親近的原因,重新理解幼時的事件。

原來父母也有不堪的童年,他們並不是不好,並不是不愛你,而是他們在早年沒有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無法跟孩子親近,不懂得如何愛孩子,所以他們跟父母之間的關係有障礙,跟孩子之間也會有障礙。

在很多方面,他們自己都沒有辦法把自己的感情、情緒處理好,他們沒有做好自己、過好生活的能力,卻也許並未意識到,他們對待子女的行為方式有著很大的錯誤,給子女的生活和心靈帶來了很大的傷害。

比如,他們對你冷暴力,可能是因為他們兒時也曾被這樣對待過,因此缺乏愛的能力,他們甚至不愛自己;他們管教嚴格,從未肯定過你,是否因為他們太過想讓你不走他們曾經的彎路,用心良苦,但卻拙劣於表達方式?

父母的性格已經定型,不會輕易改變了,也許一直到父母離開的那一天,他們也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或者他們也根本不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有錯。

無論是父母還是自己,都不是安全型的依戀關係,承認親密關係有障礙這樣的事實。這不能在短期內化解,特別是父母不可能去改變。我們要做的,是接受自己早年有這樣的經歷,接納自己有這樣的父母。

當你去理解了父母自身的局限和缺陷,你內在的小孩能夠釋然和接受。當放下對他們的期望,就是放過自己,真正從內心與他們達成和解。

三、保持恰當的邊界

成年人健康的親子關係,應該是以合理的界限為前提的。

特別是當父母是矛盾型依戀風格,恰恰要和他們保持恰當的距離。

過於親密,反而導致衝突,鬧得更不愉快。適當的距離,增加了安全的邊界,彼此相處要更輕鬆。

與父母的保持距離,相互尊重,不僅僅是在生活學習,甚至是職業、婚戀選擇中保持自由,更需要你能自食其力,不向家人過度求助。

可以在物質上給到足夠的關懷,逢年過節留出一定時間看望,平時可以通過微信、電話、信息等方式保持聯繫和問候。在父母生病有需要時,陪伴在身邊。

雖然我們羨慕他人安全型的關係,但我們需要去接受、接納自己的現狀,只有真正的接納才會帶來關係的改變。

四、自我修復

雖然不能要求父母改變,但你可以自己改變。如何進行自我的修復呢?

你可以用自己希望父母對你的方式,跟自己相處,好好愛自己。有些女孩子會買一個公仔,把其當成自己去關愛和呵護,給自己良好的陪伴,補償一下自己。

成年之後,我們可以通過良好的婚姻、生孩子或者與心理咨詢師建立的職業關係,來重新塑造自己的依戀關係。

在一段良好的婚姻中,和一個安全型依戀的伴侶結為夫妻,可能會改變自己的依戀類型,不斷地從伴侶那裡吸收了一些安全的回應,你漸漸就處理了你的不安全的感受。

婚後養育自己的孩子時,把孩子當成自己,給予孩子充分的陪伴和愛,這也是對自己很好的修復。

一段良好、穩定的心理咨詢關係中,咨詢師可以用和母親不同的方式來回應你,通過一段時間的互動,來改變你之前不適應的依戀模式,重新發展出更好更安全的新模式。

當你自己內在修復了,內心更穩定、平和,雖然父母還是那個父母,當他們再去指責、攻擊、抱怨時,你內心會有力量去化解。

更重要的是,修通了親密關係障礙,你就可以享受愉悅的兩性關係和良好的親子關係。

李建學

·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首席專家

·廣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咨詢師專業委員會會員

·高級婚姻咨詢師

·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

·性心理咨詢師

·高級催眠師

12星座明日運勢:

  • 白羊   金牛   雙子   巨蟹   獅子   處女
  • 天秤   天蠍   射手   魔羯   水瓶   雙魚
  • 百科小知識:

    你可能感興趣的:

  • 寒假+青春期:雙重挑戰下的孩子心理解析_社交_家庭_情緒
  • INFP型人格的職業選擇人際交往和心理健康(mbti性格測試)_zxgj_xmcs_愛情
  • 情感心理咨詢:從內心抗拒與父母親近,我是怎麽了?_依戀_關係_孩子
  • 成都心理咨詢|分手,是我不好,是我沒錢嗎_感情_情感_金錢
  • 你知道聽性穩態反應測試(ASSR)嗎?_聽力_頻率_聽閾
  • 直接複製粘貼,就可以添加量表到心理測試軟件中_李守龍_王醫生_操作
  • 成都心理咨詢|你這麽愛講道理,情商得多低_情感_問題_對方
  • 葉羅麗測試:選一條最醜的手鏈,測你在男生眼中有多醜陋?_魅力_暖流_仔細研究
  • 一部與古代天文、氣象預測及占蔔相關的古籍《太乙玉鑑風雨全書》_李淳風_風雨_觀象玩占
  • 為人父母,那些你需要知道的心理學知識_理論_兒童_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