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生活中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
熱戀中的情侶,或感情和睦的夫妻。
另一半突然因為一點小事就跟你鬧掰,並且對你進行很長時間的冷暴力。
於是你只能每天在戰戰兢兢中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同時懇求他人的原諒。
當有一天那個他(她)真的跟你復合了,你就會百倍珍惜,並且對其言聽計從,絲毫沒有意識到在這段感情中你們已經不對等了。
如果你有過,那麽不用懷疑,你的那個他(她)正是在用“棄貓效應”在“PUA”你。
什麽是“棄貓效應”
“棄貓效應”是一種心理學現象。
牠指的是一隻平日裡被主人百般寵愛的小貓,突然有一天被主人毫無徵兆地拋棄在大街上。
由於落差太大,小貓會開始反思自己平時的所作所為,同時期待主人有一天能夠回心轉意。
當主人再次將小貓接回家。
這隻被拋棄過的小貓會變得無比乖巧,且十分粘人,避免自己被主人再一次拋棄。
需要指出的是,“棄貓效應”雖然是一種不錯的馴獸手段。
但在人際交往當中更多的成為一種精神操控和拿捏對方感情的手段。
除了在感情上被廣泛應用外,在職場上也可以見到“棄貓效應”的身影。
比如一名平日裡努力上進的員工突然有一天遭到了上級領導的無端指責,並被有意無意地“邊緣化”。
那麽在“邊緣化”的期間,這名員工就會反思自己是不是還做得不夠好。
當被上級領導再次接納後,員工將會無條件聽從上級領導的指令,哪怕是錯的。
這件事的起因可能很簡單,並不是員工不夠努力,而是單純領導覺得員工不太聽話就會採用這種手段。
“棄貓效應”所造成的傷害
“棄貓效應”雖然可以換來短時間的和睦,但從長久而言對於感情的傷害是不可逆的。
首先,“棄貓效應”本質上是在壓抑貓咪活潑好動的天性。
這一點換到人身上也是如此,“棄貓效應”換來的不過是對你言聽計從的“應聲蟲”,而感情的首要條件就是平等。
情侶間偶爾的爭吵對於感情而言非但沒有損害,反而是不錯的“調味劑”。
其次,“棄貓效應”會破壞彼此間的信賴關係。
依舊拿貓咪而言,長時間對小貓使用類似於“棄貓效應”的手段,不僅不會起效,反而會損害你與貓之間的信任。
當貓咪不再信任你的時候,就會毫不猶豫選擇離開。
人也是一樣,再熱情的心長時間遭受到冷漠對待也會冷掉。
當人在遭受到反覆的“PUA”也會選擇失望離開。
如何正確應對“棄貓效應”
正確應對“棄貓效應”首先要判斷對方的行為是出於善意還是惡意。
有時候,對方的“棄貓效應”可能是無意的,或者是為了增進關係。
如果他是第一次這樣做,並且是出於善意,你對他也有好感,可以適度配合,順勢推動你們的關係更進一步。
但要注意,這種事情只能發生一次,不能讓他覺得你非他不可,從而肆意操控你。
然而,如果對方是習慣性使用“棄貓效應”的人,把牠當作一種控制手段。
那麽你最好的選擇是避免回應,及時抽身。
在應對“棄貓效應”時,最重要的是明確自己的原則。
很多人反覆受傷,就是因為沒有做到這一點,或者即使有原則,也沒有執行到底。
對方會覺得無論如何,你都不會離開他,即使傷害了你,稍微哄哄就能解決。
因此,你需要讓他明白你的底線,並且要有堅定的態度:
任何突破原則的行為都會有相應的後果。
例如,如果你的伴侶經常外出喝酒晚歸,你可以設定規則:可以外出,但必須早歸,如果有特殊情況要提前通知。
如果他依然不遵守規則,你就要採取行動,不再為他的行為操心。
除此之外,也可以反向使用“棄貓效應”:讓對方意識到你的價值。
這是因為人往往對輕鬆得到的東西不太珍惜,而對難以獲得的事物更為在意。
比如說情侶之間在你們的紀念日,以往都是你主動準備和張羅,那麽今年你可以“忘記”一次。
當他詢問時,你可以隨意地說:“對不起,我忙忘了,過幾天補上。”
之後,再準備一份精心挑選的禮物,製造反差,這樣會讓他更珍惜你的付出。
避免成為“棄貓效應”的受害者最重要的便是自己做感情的主宰。
也就是學會自己愛自己。
歸根結底對方向你使用“棄貓效應”的前提是確定你離不開他。
然而當你從一開始表露出的都是無所謂的態度的話。
那麽所謂“棄貓效應”的試探手段也就成了笑話。
無論如何,只有學會愛自己,把自己放在首位,你才能理智地對待感情。
愛自己並不是自私,而是確保自己在感情中不被傷害,能夠以健康的心態面對任何變化。
當你愛自己時,你會更有自信,也更有能力處理情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