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發展的腳步加快,“焦慮”這個詞常常被人們掛在嘴邊。牠如同一張無形的網,籠罩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有人說,焦慮是因為壓力大;也有人說,焦慮是因為生活節奏快。然而追根溯源,焦慮的本質,其實是對不可把控的未知的恐懼。
害怕失去已經擁有的美好的一切,是每個人心底最深的恐懼。我們從出生那一刻起,就不斷經歷著失去的過程。嬰兒離開了母親懷抱的溫暖,孩童告別了無憂無慮的純真,青年丟掉了天真的夢想,中年人失去了青春的活力,老年人則面臨健康的流逝……雖然每一個階段,我們都在失去著什麽,可當再次面臨失去時,我們依然會心生焦慮。
“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不知道自己會失去什麽,不知道失去之後該如何自處,這種不確定性讓我們無所適從,深陷焦慮。”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王曉霆表示,我們除了怕“失去”,還怕“失控”。
害怕無法掌控人生,害怕被時代的洪流拋棄。怕“失控”,是因為我們渴望“掌控”一切——希望自己的人生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生活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然而,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許多事情都超出了我們的掌控範圍。這種失控感、無力感,讓我們感到無比焦慮,甚至質疑自己的存在價值。
“減輕焦慮,其實就是減輕內心的恐懼,接受人生的無常,學會在變化面前保持一顆平常心,不為過去遺憾,也不為未來擔憂。”王曉霆建議,減輕焦慮可以從改變思維方式開始。
不妨問問自己,正在恐懼的事情如果真的發生,可以做些什麽來挽回損失?與其一味地焦慮害怕,不如保持自我覺察和不斷學習的能力,未雨綢繆早做規劃,才能提高自己的抗風險能力。此外,建立一個穩固的支持系統,與家人、朋友、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在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得到理解和支持,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後,願每個在焦慮中掙扎的人學會放下,找到內心的平靜,活在當下。
記者 / 張雯婧
編輯 / 樊陸佳
圖片 / 網路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