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維辰
隨著近期一檔綜藝節目熱播,個別嘉賓的表現引發人們對NPD(自戀型人格障礙)等人格的討論。
熱播綜藝(網路圖片)
於是,各類以“你以為正常,其實是×××的行為”為標題的心理分析短視頻熱度飆升。這些視頻通過總結某種人格或心理問題的特徵,在線為網友“診斷”人格,NPD、BPD(邊緣型人格障礙)、ADHD(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等專業術語成為“網路熱門人格”。
不少網友表示,刷了幾個視頻才發現自己“不正常”。“確診”了被不少博主定義為“人格癌癥”——NPD的網友更是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怕自己真的“無法被治癒”,也怕親朋好友真如一些視頻所說“遠離這種‘劇毒’人格”。
隔空“診斷”人格,靠譜嗎?
專業人士介紹,心理問題或人格障礙的診斷需要考慮整體性,包括癥狀出現的頻率和持續時間、情境和背景等,是一個複雜而全面的過程,不能僅憑某個行為就下結論。僅靠幾個綜藝片段、幾個簡短問題、幾個籠統描述就判定人格障礙,忽略了診斷過程的專業性,也忽視了個體的複雜性。將正常的人格特質描述成病理化人格障礙,也容易引發觀眾不必要的心理負擔。一些觀眾以為自己“確診”了某種人格障礙,還可能會放棄或推遲尋求專業幫助,影響心理健康。
這在隔空“確診”NPD的網友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許多人不僅產生焦慮、恐懼情緒,還面臨著外界的貶低與否定,足見濫貼精神疾病標籤的危害性。
當然,關注心理健康是好事,分享“網路熱門人格”鑒定視頻也可能是出於好意,但診斷心理問題往往沒有這麽簡單,絕大部分視頻很難達到科普目的。
這不禁讓人想起前段時間爆火的MBTI人格測試,由此衍生出的“你是i(內向)人還是e(外向)人”成為許多年輕人的社交開場白。然而,16種人格豈能定義各種各樣的人?非此即彼的歸類、二選一的選項又如何精細化表達測試者的狀態?
從曾經的九型人格,到MBTI人格測試,再到如今的“網路熱門人格”鑒定,類似簡單粗暴的測試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究其原因,人類天生就有探究自我的傾向,希望通過更好認識自己和身邊人的行為動機,獲得更多確定性,提升適應能力。
而且人類大腦善於通過加工類別把複雜世界簡化,從而快速理解人或事。這也導致了,相對於嚴謹、複雜的專業診斷,簡單、直接的測驗更容易流行。
眼下流行的“網路熱門人格”鑒定視頻,大概率不會是最後一個粗暴測試工具。好的一面是,可以為人們迅速提供參考,幾乎沒有什麽門檻;壞的一面則是,若測試者盲從盲信,貼標籤會帶來自我固化和群體極化傾向,即讓本來可能只有一點相似的人,在不斷交換類似觀點之後變得更相似,反過來又會讓個體把自己身上的標籤貼得更緊,扼殺成長可能性。
更廣泛來看,網上的信息五花八門,有真有假,靠譜程度各有不同,心理學相關內容是這樣,養生知識是這樣,各種資訊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