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時的皇帝雖然迷信,但對於算命先生皆以用之為主,何時出現過算命先生主導國家命運,然而有這樣一位皇帝,卻把整個國家的命運寄托在一個算命先生的身上。
這個皇帝不是別人,正是歷史上著名的明朝末代天子崇禎,其年少登基雄心誌滿,卻不想整個大明朝風雨飄搖,為國家不惜放下尊嚴,下放罪己詔,但是國家依舊日薄西山。
尋仙問道,獲取心理安慰,已經是崇禎最後的慰藉,卻不曾想,正是這一次算命給了他內心最後一擊。
一、 大明要亡
1644年北京城被破,闖王李自成進入北京,大明朝末代皇帝崇禎滿心悲愴,不願當亡國之君,也不願子女受敵軍淩辱,於是殺妻殺女,自縊在煤山的歪脖樹上,大太監王承恩與之一起上路。
上一位末代皇帝有如此氣節的還是南宋,不過那時南宋崖山海戰失敗,最後的兵力被消滅,而大明雖然失了北京,但是河北之外,尤其是長江以南國家實力保存完好,完全可以做東山再起的資本。
那崇禎皇帝為何不去南方呢?
首先崇禎曾有過遷都南方的願景,只可惜時局被東林黨所把控,眾多貪官汙吏,由於家產大多在北京城內,所以抱團拒絕皇帝,而這些人在大明滅亡後,基本死在李自成手裡。
至於另一個原因,則要從一封密信開始說起。
崇禎對於算命者之言,似乎有著莫名的信任,1627年明熹宗病逝,由於沒有子嗣,於是由16歲的朱由檢登基成為皇帝,此時的朱由檢誌得意滿,他發誓要做好一個皇帝。
由於當時國家被魏忠賢的閹黨把控,於是朱由檢一回到朝廷後,便和東林黨取得聯繫,而魏忠賢雖有掌控國家之心,但並無篡權奪位之欲,於是很快就被朱由檢拿下。
此時朝堂之中控制了眾多官員的名額,於是朱由檢便用算命的方式選拔官員,他相信自己的命運便是天命所造,問天之後得到的官員,必定能夠祝自己興復大明。
時間一晃來到1643年,這一年大明滅亡已經是時間問題,皇帝累的心力交瘁,一次在夢中,朱由儉夢到一個由字,於是便有了這場問國的卦。
二、 問國
於朝堂之上,朱由檢便是詢問朝中大臣這個字有何說法,得到的無一例外是大明國泰民安,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於是有了後來這場微服私訪。
尋階問道之後,朱由檢來到了一個算命攤兒的跟前,坐下就測字問卦,大筆一揮一個由字。
“問家事還是問國事?”
“問國事。”
算命先生略沈吟以後,“這由意思是田字出頭,農民以田為生,由此可解為農民要出頭。”
朱由檢聽的後背直髮涼,於是趕忙又寫下了下一個字。
“先生,且慢,我要測的是有無的有字。”
此時李自成大軍威脅北京,算命先生的這個結果朱由檢萬萬不願意接受。
這個算卦先生也是一癡人,沒有見到朱由檢身邊的兩位隨從早已劍拔弩張。
“有無的有字,是大字無捺,明字無日,這大明的天下已經沒了一半,如今還有生機,不過勉強拼湊。”
朱由檢聽後,心涼到了谷底,勵精圖治十余載竟依舊無法改天換命,此時朱由檢心中已然放棄,可是不甘心的他決定最後一搏。
朱由檢寫下酉,還未放筆,算命先生就已經連連搖頭,朱由檢此時只想要個解釋,“先生無需避諱,還請暢所欲言。”
“酉與尊相關,乃是尊缺頭少寸,這當今皇帝恐怕要被人砍頭砍腳了。”
朱由檢對於算命十分信奉,而且李自成的大軍已經讓皇家軍隊無力招架,此時的他似乎已經接受了命運,恍惚的回到了皇宮。
臨走前,皇帝想要付了卦金,要知道這位皇帝可是能穿帶補丁的衣服的,他怎麽可能欠人錢呢?結果這錢就生生的,沒有送出去。
三、 江山盡沒
朱由檢把錢放在了算卦攤子上,起身就要離開,不曾想算卦先生竟然無視侍從,伸手攔住崇禎,要知道在古代此類情景無異於衝撞聖駕,很有可能當場斷手斷腳。
眼見算卦先生毫無顧及,崇禎皇帝對他又信了幾分。
“你把錢拿走,我不收死人的錢。”
算卦先生顯得不耐煩,而崇禎皇帝已經嚇得冷汗直冒,不由得用白毛巾去擦臉上的汗。
算卦先生瞥了一眼說道:“你口含毛巾,豈不就是一個上吊的吊字,你趕緊走,不要讓我沾了晦氣。”
一年之後李自成大軍兵叩北京城,最後崇禎的結局也正如算卦先生所言,是上吊吊死的。
難道這算卦先生真的有通古今之未來的本事?
自然不是如此,實際上這不過是算卦先生給崇禎的一次心理暗示,其實自從崇禎離開算卦攤之後,這位算卦先生也很快離開了這裡,並且沒有再次出現。
此人根本不是什麽遊走江湖的術士,而是李自成手下的一員謀士,名曰宋獻策,此番他本是想偵查北京內的情況,卻不曾想正好撞見了崇禎。
崇禎一臉貴氣,侍衛又滿臉殺氣,七巧玲瓏的他怎看不出崇禎的身份,再加上崇禎一上來就問國事,於是才有了這場針對明朝皇帝的心理戰。
結語
被這樣的人算計,只能說明朝皇帝輸的不冤,崇禎接任帝位時,不過16歲,生於皇家未經百姓之苦,心竅自然單純,於是這才相信了東林黨的鬼話與之一起鏟除閹黨。
閹黨雖禍亂國家,但卻將國家命運與自身綁架,宦官不可投二主,這是天下的共識,但東林黨人不然,改朝換代他們依然是官,所以在大明的最後時刻,他們不僅沒有像魏忠賢等人保衛國家,反而是趁著最後的時間大肆斂財。
明朝末年財政收入不過500萬,李自成進京之後,卻從東領導人身上榨取出7,000萬兩白銀,有這樣的下屬,大明何愁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