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關注
學佛不管是修哪個法門,一沾到一點愛見的心理,這個佛法就不究竟了。我們前面一再提到「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比如念佛法門,我們研究了《維摩詰經》,就明白那是個方便法門。佛的國土有沒有呢?的確有,像西方極樂世界,東方藥師佛琉璃光世界,從我們的觀點看來,幾乎是一樣的,琉璃為地,有種種的莊嚴。如果把佛經當哲學或科學的研究,就會覺得很好玩,說了半天還是沒有逃過這個世界的範圍,什麽蓮花、七重欄楯,但是沒有說七重哈不欄楯,因為沒有這個東西。各種經典形容,都是用人的意識習氣中覺得最美的東西、最清淨、最好的東西。為什麽呢?這是佛的方便法門,引導教化眾生。因為你不曉得如何解脫這個世界上的煩惱痛苦,佛拿個東西教化你,用無量的方便,善說一切莊嚴佛土法門。
凡夫眾生,因為自己無始以來的愛見心作祟,就牢牢抓住了佛土境界的東西。我們真要反省,這個是解脫嗎?牠是方便而已,並非究竟的。換句話說,我們往生那一個國土不過是留學深造而已,你往生佛土算是成佛了嗎?不算的, 成佛在於了心,心解脫。
往生以後,受到佛法僧的教化,拿到真實的學位而成就,我這麽講是個比方。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是為了「成就眾生」, 「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要你自己調伏一切愛見心的習氣煩惱而成佛。但是因為我們的愛見心作祟,就執著了他方佛國,如果是這樣,就是無慧方便縛。
「何謂無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欲嗔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是名無慧方便縛。」學佛有戒、定、慧三個階段, 我常說,學佛的最後目的是慧解脫,智慧的成就,證得不生不滅的法身。這一點千萬要注意。學佛不是迷信,不是宗教情緒的成就,那些只是學佛的方法而已。但是智慧的本身也有毛病,一執著就變成毛病。
「無慧方便縛」,是自己學佛因為沒有智慧而進入了病態, 這是講哪些呢?就是「菩薩住貪欲嗔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是名無慧方便縛」。一切凡夫眾生都可以稱為菩薩,甚至也可以稱諸位是佛,不過是因地上的菩薩、因地上的佛。像法律規定,國民具有被選舉為國家元首的資格,至於誰可以當選,要看他平生的努力,看他的學問、道德、行為夠不夠。他雖然當選為元首,他還是國家的國民。這是用來說明一切眾生,生來個個具備作菩薩的資格,即使他是外道乃至魔,他的善根被煩惱習氣所掩蓋,有一天他把黑幕拉開了,恢復他的自性光明,他也能成佛。 這是佛教真正的精神。所以佛眼看一切眾生最究竟處,對魔外道沒有差別,絕對的慈悲,絕對的平等。
佛法要我們這些菩薩,去除貪、嗔、癡、邪見來修,我們反而是以貪欲嗔恚邪見來修菩薩道。簡單的例子,我們在佛堂念佛,如果有人的衣著在我們看起來不如法的話,就會一面念佛一面瞪他一眼,嗔恚心就來了,因為我們認為這樣才對,他那樣就不對。縱然在弘法在利生,心中貪嗔癡等煩惱一點沒有動搖。大的例子也有,有些人發菩薩心發得過頭,看到朋友或家人不信佛,氣得睡不得覺,講人家會下地獄,那個態度就是嗔恚心。如果拿宗教情緒來看,會覺得他是好的佛教徒,但是在我看來,他很可憐。你學你的佛,別人作他的人,各有各的路,你學佛究竟對了沒有,別人作人究竟錯了沒有,都是問題,不要用一個尺碼來看全世界所有的人。老實說,朋友或家人,可能就是看了你這神神經經的樣子才不信佛的。這就叫作無慧方便,所以把自己束縛起來了。雖然也是行菩薩道,因為自己沒有智慧方便,因為以貪欲嗔恚邪見等(包括心理各種狀態,包括百法明門論各種心所而起的煩惱),來殖眾德本,雖然是作好事,但還是有所挾帶。 應該以無所求、無所願、無所得的心情來做好事,才是真正的菩薩在殖眾德本。
——南懷瑾先生《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微信號:qianmuyuzgw
新浪微博:錢穆與中國文化
檢查自己的貪愛心
“貪欲者,謂於妙五欲,隨逐淨相,欲見,欲聞,乃至欲觸。”貪色聲香味觸的是妙五欲,不妙的色你不願意看,不喜歡看。那人對你發脾氣是冤家,你看都不看他的,因為他不是“妙五欲”;你看到好看的,喜歡看的,為了戒律的關係不敢看,但站在那裡多瞄牠一下,那就是“妙五欲”了。聲也是如此,好聽的聲音,一定想聽,有的聲音聽不到,還乾脆打坐,心靜了好聽見。所以“妙五欲”的“妙”,是沒有標準的,沒有定相的,你認為妙的,我可能認為是不妙的。
追隨著五欲“淨相”跑,那是你喜歡的那個。像一個藝術家,看到他喜歡畫的好風景,“唉!好美呀”,然後手一放,與大自然融合了,那就是藝術家的“淨相”。一個音樂家,聽到好聽的音樂,自然雙腳就打起拍子來,手也拍起來了,那是聲音的“淨相”;聽不喜歡的聲音就不拍了,因為那不是他的“淨相”。所以我們眾生總在隨逐“淨相”,這個“淨相”是唯心而定的,是隨唯識而轉,唯你心意識而轉。色、聲、香、味、觸這“妙五欲”,眾生於此“欲見,欲聞”,很想去多看一眼,多聽一下,所以難以得定。
以後你們出去弘法要這樣講,而且不能這個、那個,口頭、口尾的說話習氣和聲音,都要注意。
“或隨憶念,先所領受,尋伺追戀。”真正的佛法,是大心理學,我們有時候打起坐來,在接近靜定的時候,就會恍恍惚惚的,好像做夢一樣,看到山呀,水呀,浮起了影像,這是過去生的種子起現行,都是“妙五欲”境。“隨憶念”,不是有意去回憶牠,是阿賴耶識的種子所呈現。所以有許多人打坐,坐到好的時候,不管是外道還是學佛的,看到光,看到菩薩,自己認為有了神通,實際上是自己阿賴耶識中種子起的現行。如果自以為是眼通境界,那就是入魔了,是魔通,與鬼打交道。這是阿賴耶識中的五欲蓋,過去生到現在生的種性,形成習氣的影像,這也就是唯識的道理。
譬如夜裡快要進入睡眠時,眼前迷迷糊糊有些境界,有吧?(同學答:有。)每個人都有這個經驗的,這個時候你不是故意想的,因為你已經想睡了,並沒有故意去想,這個境界是在將睡未睡之間來的,這個就是“憶念”。了解了這個道理,在打坐快要入定時就要注意了,這個“憶念”不是有主的,說沒有主嗎?也有主,是過去生阿賴耶識的種性,也就是我們眾生欲念的串習所造成的,是阿賴耶識種子起的念。所以有時候靜坐,坐到無念,這無念裡頭正是有念,只是你沒有檢查出來而已。
定力越高的人,境界來得越奇怪,就是“或隨憶念,先所領受”,這一生未去過的地方、未經驗過的事都現前了。你懂了這個教理,就曉得這是過去某一生經過的事,不是你這一生經歷過的。每人都有上過天堂、下過地獄的經驗,過去生的種子在這個時候呈現了,就是現行。“領受”是受蘊,以現在話來講,是過去經驗過的,是我們過去身心長時間領受過的那個境界,所以自己的意識,也就是阿賴耶識,由於追念尋伺而呈現出來的。
有一個打坐的笑話。老太太跟老公學打坐以後說:哎呀!打坐真好,三十年前人家欠我十塊錢,一打坐我就想起來了。這就是打坐靜極時,阿賴耶識中種子的呈現。
透過這個笑話想想看,這是什麽力量呢?因為靜極了,阿賴耶識的種子翻出來了。有些人本來脾氣蠻好的,坐,坐,坐,脾氣反而變大,過去的瞋心壓制在裡面的,一坐一靜,都爆發出來了,那個毒發出來了。所以有時候,坐,坐,坐,會哭起來,不是神經,是過去生的那個慈悲心,乃至多生累劫的墮落,現在到了靜極時,自己會傷心起來,好像說,唉!我怎麽會墮落成這個樣子呢?這是阿賴耶識的種子被挑動之故。這個“尋伺追戀”不只是這一生的現行行為,還包括了種性裡人事上的追戀。
這是講廣義的“貪欲蓋”,包括現生及過去生阿賴耶識中的種子。狹義地來講更嚴重,多半都是現生現行裡的。什麽叫現行?譬如第六代達賴喇嘛的情歌:
動時修止靜修觀
歷歷情人掛眼前
若把此心移修道
即生成佛有何難
入定修觀法眼開
啟求三寶降靈臺
觀中諸聖何曾見
不請情人卻自來
這就是現行的“貪欲蓋”,這個力量比種性裡的粗淺較為容易去除。可是如果沒有經過修持,現行的力量就把你障住了,在不知不覺中就入了魔障。就如想念父母,當然沒有錯,但以修定來講,這一念眷屬之念就障礙了修持,所以要特別注意。現在講的是廣義的“貪欲蓋”,對於狹義的更要注意。
——南懷瑾先生《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
南懷瑾先生生平簡介
南懷瑾先生(1918 —2012 ),溫州樂清人。先生幼承庭訓,遍讀諸子。稍長赴杭州求學,曾就讀於浙江國術館、杭州之江文理學院;期間,披閱了《四庫全書》和《道藏》。
抗戰軍興,先生投筆從戎,於大小涼山地區編練自衛團,之後入成都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前身即黃埔軍校)任政治教官。
在成都時,先生從袁煥仙大居士參學,曾入峨眉山大坪寺閉關三年,閱《大藏經》。出關後,遠走康藏,參訪密宗上師,得諸教派印證。之後到雲南大學、四川大學講學。
1949 年,先生隻身赴臺。在臺灣36 年間,先生多次主持“禪七”,弘傳正法;曾在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等校擔任教授;創辦《人文世界》《知見》等雜誌;創立“東西文化精華協會”等文化機構,系統講授中國文化。
1985 年,先生旅美客居,先後創辦美國維吉尼亞州東西文化學院、加拿大多倫多中國文化書院。
1988 年,先生居香港講學。期間,先生力促兩岸和談,促成了後來的汪辜會談;並經十年努力,以“共產主義的理想、社會主義的福利、資本主義的經營、中國文化的精神”的理念,主持修建了金溫鐵路,最後還路於民。
2004 年,先生回到大陸定居。2006 年,在江蘇吳江創辦了太湖大學堂,不遺余力地弘揚中國文化,直至辭世。
南懷瑾先生著述“一句話”推薦
入門推薦
一、論語別裁
先生代表作,帶領當代中國人尋根
二、金剛經說什麽
三、人生的起點和終站
探索人生問題,述說文化精神
特別推薦
一、禪海蠡測
義理與文采俱精的曠世傑作
二、原本大學微言
經史合參,細論內聖外王之道
三、中國文化泛言
闡發中國文化的內義與使命
四、圓覺經略說
悟道的經典,悟道者的解說
五、定慧初修
指點佛法的修持門徑
六、習禪錄影
先生主持“禪七”的記錄,展現大宗師的手段與氣象
七、老子他說
解說中國文化最核心的“道”
八、莊子諵譁
不負先賢、不負後學的了義詮釋
九、易經雜說
學習易經的捷徑
十、南懷瑾與彼得·聖吉
對話當代西方管理學大師
主要著述(大陸版)
儒家系列
論語別裁
原本大學微言
話說中庸
孟子旁通
孟子與公孫醜
孟子與離婁
孟子與萬章
孟子與盡心篇
孟子與滕文公、告子
佛家系列
禪海蠡測
楞嚴大義今釋
楞伽大義今釋
金剛經說什麽
圓覺經略說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藥師經的濟世觀
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
禪觀正脈研究
大圓滿禪定休息簡說
定慧初修
禪話
習禪錄影
如何修證佛法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
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
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
南師所講呼吸法門精要
道家系列
老子他說
老子他說(續集)
莊子諵譁
列子臆說
我說參同契
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中國道教發展史略述
綜合系列
中國文化泛言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禪宗與道家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易經雜說
易經系傳別講
歷史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