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其表現為病人心情極度低落,經常感到無助和無望,並可能出現自殺傾向。據研究,抑郁癥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尤其是在青少年群體中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
主講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具有心理學、教育學雙重背景專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青少年抑郁癥、強迫癥、恐懼癥、焦慮癥、自閉、多動與抽動癥及其他心理障礙豐富的個案經驗。青少年成長及家庭教育:叛逆、手機網癮、厭學、戀愛問題、孩子生理心理性偏差行為(長程陪伴有豐富的經驗)、青春期問題、考前焦慮(中高考考前心理疏導)、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障礙。經過整合以人本主義為中心,結合青少年自身學校人際、師生、同學關係,親子關係,在校表現等綜合全方位因素針對性心理咨詢,同時給予父母在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專業性指導,走出了一條獨特而有效的咨詢道路。
我們近期就收治了一名年僅14歲的抑郁癥患者。該患者在家庭和學校中遇到了許多不愉快的事情,導致了他的心理問題逐漸加重,最終發展為了抑郁癥。為了幫助這名患者,我們進行了心理治療。
評估與診斷
首先,我們對這名患者進行了綜合評估,包括臨床面談、量表評估和心理測驗等。我們從這些評估結果中發現,該患者存在著長期的情緒低落、對未來失去信心、自尊心不足、睡眠障礙、食慾改變等癥狀,符合抑郁癥的臨床診斷標準。同時,我們還了解到他在學校中受到了許多負面的評價和埋怨,導致他自卑、焦慮,進而形成了自我攻擊的思維方式。
心理治療方案
根據評估結果,我們設計了針對該患者的心理治療方案。具體來說,我們採取了認知行為療法和家庭治療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
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是當前抑郁癥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牠通過幫助患者改變自我認知、行為和情感等方面的問題,來緩解抑郁癥狀。我們針對該患者的思維方式和負面情緒,制定了以下治療目標:
掌握自我思維監控技巧,記錄負面自動思考過程和具體情境;
發現並分析思考錯誤、認知偏差和自我貶低等思維過程;
通過認知重建,重塑自我思維、行為和情感等方面的問題,從而緩解抑郁癥狀。
家庭治療
家庭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況。對於該患者而言,其抑郁癥狀與家庭中的衝突和不良關係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加入家庭治療,旨在幫助他和家人改善相互之間的關係,減少家庭因素對他的影響。具體來說,我們的家庭治療包括以下內容:
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問題,鼓勵雙方進行溝通和表達,減少誤解和對立;
幫助患者和家人理解抑郁癥的癥狀和治療方案,提高對患者的支持和包容;
教育家庭如何優化家庭生活方式,提高家庭氛圍品質。
治療效果
經過2個月的認知行為療法和家庭治療,該患者的情感波動逐漸減少,睡眠質量和食慾狀況也得到了明顯改善。同時,他的自我認知和應對能力也增強了許多,學習成績進一步提高,並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最終,我們判斷該患者治療效果滿意,順利出院,建議定期回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