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是什麽,究竟怎麽起作用的?常常有人問我這樣的問題。這個時候,我會想起一件往事。
那時我在教書,有一次給學生講王績的《野望》(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講到“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我跟學生講這句詩使用了什麽藝術手法,遣詞造句是怎麽樣之類的。突然有個女學生,指著窗外的一棵樹,問我:“老師,那棵樹秋天就是你說的那個樣子的!”
她看那棵樹的神色,眼睛裡是光亮的,她知道那句詩與那棵樹秋天的狀態是怎麽對應起來的,她是全場唯一一個把教材上的詩句與現實中場景聯繫起來叫大家去欣賞的人。有意思的是,這個女生她的語文成績經常不及格。
她沒辦法在語文考試中拿高分,但她很能感受詩歌的美,也許我講述的那些詩歌技巧她都聽不懂,她也答不出來對一首詩的標準化的理解。
這就是我經常回答心理咨詢是什麽、怎麽起作用的問題時的處境——我要怎麽描述心理咨詢這件事?如果有一棵“心理咨詢樹”在那裡,我指給你看,那就好了。
作為一個心理咨詢師,在科普心理咨詢時,我經常感覺到為難,當我試圖用理性的、邏輯的、專業化的知識講給別人聽時,我知道這不是“那棵樹”。但是我又不能把一個因為心理咨詢而變好的人的反應描述給你聽,來訪者的那種落淚,那種動容,那種內心震動,那種心靈變化,哪怕不涉及違反保密原則,我都沒辦法用理性的邏輯的專業化的語言說給你聽。
作為從事心理咨詢的人,又必須要去做一些知識上傳播的事,就像曾經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詩歌一樣,我知道詩歌裡面的那些情感,那種美,是講不盡意的,牠需要“品”,需要自己去體驗。但為了上課,為了讓學生考試得分,我還是要去講。
如果我跟別人說:“說不清楚,你要去自己體驗。”有些同行怕是覺得很糟糕,他們總是擔心把心理咨詢弄得神秘玄乎,破壞了牠的科學性,影響社會對心理咨詢的認知。可是,真的是這樣嗎?一個十幾歲的女生知道那棵樹才是“樹樹皆秋色”最好的註解,大家真的不知道心理咨詢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無法言說的嗎?
我不願意故作科學地去講一些東西,不會以為理性的邏輯的就是最好的。我更想說:那裡有一棵樹,你走上前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