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伴侶》雜誌2022年8月總第519期P26《婚戀診室》
本期專家:徐文嬌,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沙盤遊戲咨詢師。
我今年24歲,可能因為從小被父母肯定、鼓勵得少,總覺得自己不夠成熟、不夠優琇,看問題也不夠理智、深刻。我總想找一個更成熟、更優琇的男友,希望他能帶動我成長。
每次戀愛開始時,我都覺得對方很好、很成熟,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指導我、幫助我。
可是交往一段時間後,要麽對方覺得我太幼稚、太依賴他,要麽我覺得關係不平等,我總被打擊、貶低。
特別是和我剛分手的這個男友,比我大10歲,總在打壓、教訓我,有時感覺他跟我爸特別像,總擺出一副他什麽都對、知道得比我多的姿態,好像我怎麽做都是錯的,都是不夠的。
請問,是我真的還存在很多問題,不夠優琇,還是對方有問題呢?
想找一個能幫助自己成長的戀愛對象,可總是失敗,這讓小盧不禁質疑自己在戀愛對象的選擇標準上是否存在問題。
一般而言,選擇戀愛對象時,是怎樣的因素在影響我們呢?
一、擇偶標準,你對另一半的期待。
我們喜歡的是一類人,而不是一個人。
我們會發現自己喜歡的那些人,其實都具有一些相似的特質。
小盧內心渴望找到一個更成熟、更優琇的伴侶,來彌補自己身上的缺陷,讓自己更成熟。
就好像“我擁有了一個這樣的伴侶,我也就會變得和他同樣優秀”,所以每次的戀愛對象,她都選擇了那些表現得成熟、自信的男性。
但這樣的男性,很可能是自戀型的人。他們自信、有魅力,常常表現出自己的優越感。
與這樣的人戀愛,一開始他們會讓你感覺你很特別,值得被愛,讓你感覺自己擁有了完美的愛情。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你會感覺有些事情發生了變化,他的內心深處很難看到你真實的存在,他覺得你好,是覺得你是他的一部分,並不是因為你這個獨立的人。
當你對他的觀點、做法產生質疑或僅僅只是拒絕時,他們都會感到受挫,甚至會通過疏遠你、貶低你,甚至控制你來找回自戀的感覺。
而你可能並未意識到自己被控制,反而擔心自己會因令他失望而失去他,於是開始自我懷疑。
所以,你本想借此修復、療癒自己,但蕞終發現這些伴侶讓你失望,甚至讓你懷疑自己在選擇配偶方面的能力。
二、依戀類型
若以焦慮感和回避感這兩個維度進行劃分,成人的依戀模式可分為以下四個類型。
1.安全型: 焦慮感和回避感都比較低;
2.癡迷型: 焦慮感高、回避感低;
3.疏離型:焦慮感低、回避感高;
4.恐懼型:焦慮感和回避感都比較高。
成人的依戀類型,多是沿襲了嬰兒時期的依戀類型。依戀類型會影響我們對戀愛對象的選擇,不安全依戀類型的人潛意識中會找到那些讓他們重覆體驗不安全依戀感覺的人。
小盧為何會青睞這一類型的男性呢?原因在於她童年未被滿足的需求,比如肯定、鼓勵、欣賞和愛。
小盧的父母較少肯定、鼓勵她,父親又總以“我對你錯”的態度對待她,導致小盧難以從父母那裡獲得安全的依戀和穩定的自體感。
長大後小盧期望能有一個讓她成長、讓她依戀、肯定她的伴侶,這一擇偶標準與她小時候在父母那裡的情感缺失有關。
也可以說,她想在戀愛關係中得到自己未能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東西——特別、自信、成功、安全。
她本想借此修復、療癒自己,但蕞終發現這些伴侶也讓她失望了——她感覺他們與她的父母很像。
三、異性父母的影響
如何與異性相處這件事,我們蕞早的體驗是從與異性父母的相處中獲得的。
幼年時,與異性父母相處的經驗,奠定了我們長大後與異性相處的模式。
在父親與女兒關係疏遠,或父親不懂得愛女兒、不尊重女兒的家庭中成長的女孩,在青春期時就很難跟異性融洽相處。她們要麽害羞靦腆、疏遠退縮,要麽過於熱情、輕浮。
而那些被父母好好愛著的女孩,她們有著良好、穩定的自尊心與性別認同,她們跟男性相處時自然大方、不卑不亢,會以溫柔、尊重的方式對待別人,也希望別人如此對待自己。
小盧父親對她的打壓與否定,讓小盧覺得壓抑、難受。她渴望被尊重、欣賞、認可,但潛意識裡又認同了父親,認定自己是不成熟、不夠好的,需要一個更好、更成熟的人來引領、指導她。
所以,若想打破這種擇偶模式,小盧需要改變自己,了解自己的內在模式,了解牠們對自己的影響,走出童年困境,學會識別健康關係的特點,並不斷地審視關係,讓關係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徐文嬌
·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高級心理咨詢師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沙盤遊戲咨詢師
·廣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咨詢師專業委員會會員
·廣東省心理學學會會員
·精神分析專業委員會會員
·廣東省婦聯“維權服務站”心理顧問
END
▎本文為中心原創文章,已做原創保護,轉載時請標明出處,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I ? 聽說吧
聽說吧心理機構,16年口碑相傳
來訪者遍布國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