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這類預言的學說就產生了,被人們稱為“讖緯”之言,人們通常用“讖”來表示預示吉兇的隱喻,後來被廣泛運用在廟宇和道觀中,在現代漸變為“求簽”。據民間傳言,中國在大禹統治的年代就出現了這類書籍:《河圖》和《洛書》。後來在漢武帝統治時期,董仲舒提出了一種天人感應學說,在當時流傳甚廣,大大增加了讖緯的輿論力量。
魏晉時期,玄學興起,發展繁盛,很多觀點深入人心。直到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時期,要求臣子推算大唐的國運。所以李淳風和袁天罡就攬下了這個活,後來進行推演的過程中,李淳風太過於癡迷,一直算個不停,算到了大唐以後兩千多年,全然忘卻了唐太宗的命令,幸虧袁天罡及時推了他的後背,提醒他,天機不可泄露,不能過度窺探,否則將遭到反噬,李淳風的推算這才作罷,因此也就將後來的總結書編寫成冊,成為了現如今人們口口相傳的《推背圖》。
民間也有另一種說法,窺探時運,當知知曉了一個人的災禍後,通常會直到躲避災禍的辦法,也就是幫一個人推走背運,所以稱為《推背圖》。後來各朝各代新登基的皇帝都想要自己的登基成為順天命,接天令得事情,所以都會在《推背圖》中進行串改或者加著,導致《推背圖》的版本有很多種,據不完全統計,流傳至今的大概有60多種,其中流傳最廣,引用最多的便是六十象金批版《推背圖》。
《推背圖》一共有60象,內容比較生澀,為了讓人們更好的理解,還會有一些批注,這些批注很有可能也是經歷了好幾代文人之手。無論《推背圖》所描繪的預言是真是假,我們先來感受一下其中經典的卦象的蘊意。
《推背圖》的第二象,圖畫是一個裝滿李子的盤子,仔細一數,這一盤子有21顆李子,而唐朝一共經歷了21個皇帝,也就是21個帝王之後唐朝就覆滅了,而還有一個讓人驚訝的細節,第四個李子上面沒有果蒂,也就意味著第四個皇帝不是男性,而武則天正好是唐朝第四代皇帝。
《推背圖》的第五十六象,描繪了現代戰爭的情形,也就是我們以後的戰爭的場景,有一句話這樣米搜書:“飛者非鳥,潛者非魚,戰不在兵,造化遊戲”。
前半句意思就是天上飛的不一定是鳥兒,海裡遊的也不一定是魚類。這個目前在我們這個時代已經實現,我們的飛機、潛艇,甚至更加智能的遠程操控的武器,將來的戰爭將是技術戰。
後半句意思是戰爭的勝負和士兵的數量沒有絕對的關係,關鍵取決於你“玩遊戲”的水平,也就是科技與智能之間的比拼,甚至有可能就是機器人戰爭。預言了將來人類的戰爭是看不見的黑科技戰爭。
這章內容更多的是預測,沒有什麽證據可以證明其準確性,或許可能是後人根據現代社會發展的形式結合著作進行的解讀,總體來說,真正有關玄學的東西很少。
根據細節,有人提出《推背圖》甚至可能不是唐朝的作品。根據第三十九預象,其中“日本侵華,旭初升,人都哭”,是指日本侵略中國的那個年代,人民的苦難。這明顯是民國的思想,當時的“日”指日本,而在唐朝的時候,“日”是指帝王,很明顯不是一個概念。
現在文明社會,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提高,我們更多的是應用科學來解釋我們不知道的秘密,雖然有一些目前為止沒有辦法給出解釋,但是玄學的回答始終不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畢竟“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們還是需要勤勤懇懇,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命運,而不是奢望“命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