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咨詢的工作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孩子:
情緒波動大,上一秒憤怒至極,說出各種紮人心的話,下一秒卻會表現得無比脆弱,尋求安慰與支持,害怕自己被拋棄。
敏感內向,不願跟同學來往,但內心常常感到孤獨,渴望陪伴;
學習生活中感覺很壓抑,常常感覺自己不像自己,對環境、週圍的人都感覺很不真切;
時不時感覺生活空虛無聊,沒有活著的感覺,只有在感受到身體上的痛,看到流出來的血時才能真實感受到自己是活著的;
父母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相處溝通,頭疼不已。
這些孩子通常會被診斷為抑郁或雙相,進行治療,但往往會發現治療效果不佳,孩子已經嘗試了不少的治療方案,但癥狀依舊,甚至因為各種副作用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這類孩子和父母都很困惑痛苦,為何自己(孩子)好不起來?而在深入探討咨詢後會發現,孩子的問題並非階段性的疾病,更多是人格層面的障礙造成了現實生活的困難。
儘管臨床上對診斷青少年邊緣人格有爭議,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實證研究發現,青少年邊緣人格特質愈發顯現,所占比例不斷增加,高風險行為也更為頻繁。
比起回避,越來越多的聲音在呼籲要及早識別青少年邊緣人格障礙,及時介入干預,避免疾病的惡化。
所以今天,想帶大家來深入了解下總是被忽視的青少年邊緣型人格障礙。
青少年邊緣型人格障礙是一種以情緒、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及行為的不穩定為特徵的心理疾病。
其核心癥狀包括:
認同障礙;
不適切、強烈的憤怒;
偏執意念;
慢性的空虛感。
有位孩子如此描述自己內心的世界:
我常常感覺自己是失控的,心境總是在飄忽,同學稍微說兩句玩笑話,老師一有一點批評的話語,我就一下子覺得自己超級超級差勁,什麽都做不好。
我很想父母老師同學來關心我,但有時又懷疑他們只是出於客套,出於想要控制我,忍不住生氣擺臉色給他們看,甚至會控制不住跟父母吵架,跟同學鬧掰。
我也不想的,但是我好像控制不了我自己,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了......
不穩定是青少年邊緣人格的典型特徵,急劇的情緒波動,人際關係的困難常常會使得孩子精疲力竭,無力再去學習、發展自己的人生。
而青少年時期正是一個人格發展的重要階段,人格的不穩定會對學業、人際交往、親密關係等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識別青少年的邊緣型人格特質:
1.情緒的劇烈波動
孩子可能會在早期發展就初顯端倪,情緒波動比較大,容易發脾氣。
父母會感覺孩子從小比較難帶,有時可以跟父母很親近,懂事聽話,但也很容易哭鬧。
而持續到青春期時,孩子的情緒變得更加難以捉摸,可以在短時間內由大笑轉為暴怒;
或突然地從親近變得疏遠,甚至是攻擊身邊的人。也容易出現衝動情緒和行為,如魯莽打架、過度消費等。
這種猛烈的情緒變化往往父母難以招架,也無法忍受,親子之間矛盾衝突頻發,孩子也受到更深的傷害。
2.自我傷害或自殺
青少年BPD,通常與高自殺率相關聯。他們有強烈的自傷自殺意念,經常會在情緒失控中做出一些衝動行為。
調查研究發現,相比於其他精神障礙,BPD是年輕群體自殺和自殘行為的主要原因。
大部分青少年的自殺意念或行為會帶有威脅性,常常與外界壓力刺激有關。如人際關係中的受挫經歷、學業上的壓力等,為了緩解和應對壓力而採取的衝動行為。
很多時候,他們以身體疼痛的方式,去表達內心難以承受的痛苦,如割傷自己、撞擊頭部、用拳頭打墻等方式。傷痕累累的軀體,往往是他們內心所經歷強烈痛苦的具象化。
3.認同障礙,自我身份紊亂
青少年患者們常常會有這樣的感覺:自己是破碎撕裂的。
他們無法確定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自我認同不穩定,對自己的認識通常是由外在決定的。
所以他們常常會陷入兩種極端的自我認識中,一時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一時覺得自己很糟糕失敗,由此產生了兩極的情緒波動。
討厭自己,會根據不同朋友的喜好來改變自我形象,總覺得別人有更好的自我意識。
而無法確定自己的定位,要依靠各種外部身份象徵來確認自己,所以外界的波動便能讓他們陷入混亂中。
例如一直喜歡的明星或偶像出現了負面信息,對他們來說便是巨大的打擊;自己的穿著打扮要鮮明突出,或者是要跟同伴一樣。
內在身份認同不穩定常常會給他們帶來強烈的負面情緒體驗。
4.高度敏感,特別是對於被拒絕被拋棄
青少年患者們非常恐懼和回避“被拋棄”、“被拒絕”的體驗。
在人際交往中,他們會對於這類信號高度敏感,捕捉對方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個微表情。
而一旦他們感覺到對方似乎不重視自己了,或者是感到被拒絕了,便常常會發起攻擊,人際關係破裂,如立刻疏遠對方,言語攻擊、貶低對方。
他們在人際關係中,常常是疏離、攻擊、討好、依賴交替或同時出現,所以與他們相處時常常會感覺他們上一秒如天使般美好,但下一秒卻如同魔鬼般狂躁暴怒。
5.人際關係混亂,呈現出兩極化
患者內在自我的分裂往往會投射到人際關係中,以分裂的方式,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看待關係。
有時會將關係和他人過度理想化,覺得別人太好了,是完美的關係;但一旦理想化破滅,便會極致地詆毀他人,對方極其糟糕,恨不得把人踩到塵埃裡。
例如有的青少年患者在校與同學總是會發生矛盾,很少有一段穩定長久的友誼,有的會覺得同學都不好,不願跟他們來往。
與同學相處時,表面上他們會表現得熱情友好,但內心卻有很多矛盾,希望對方能夠接納自己,能夠包容自己;一旦對方出現情緒上的變化或拒絕,就會產生巨大的憤怒甚至憤怒的情緒。
這種不穩定的特質會導致他們難以維持一段健康良好長期的親密關係,無論是父母、還是朋友,都會在這樣的極端態度下頻發衝突。
有的青少年則會在外採取回避疏離模式,不跟同學來往,但在家裡則是攻擊模式,不斷跟家裡人發生衝突。
但實際上他們內心極度渴望能夠有一段穩定良好的關係,能夠經受住他的攻擊,能夠看到ta內心脆弱的部分,而由於內心自我的分裂,無法形成一段穩定的關係,內在自我無法整合,外在表現為不斷在推開他人,拒絕建立更深的關係,內心感到深深的孤獨。
在關係裡不斷重覆的期待、理想破滅,內心充斥著難以用言語表達的失望、委屈、憤怒、羞愧、痛苦。
6.長期的空虛無聊感
青少年患者們會階段性或持續地感到空虛無聊感。這種感受與他們內在自我的不穩定、脆弱的自體有關。
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常常感到煩躁不安;
想要做些什麽但似乎什麽都做不好,做什麽都不快樂,感到自己的人生空虛無聊。
同時內心強烈的情感需求卻始終得不到回應和滿足,深感不被理解。
認為自己是多余的、失敗的,覺得人生毫無意義。
所以,他們會通過不斷地嘗試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比如玩網路遊戲、網戀、暴飲暴食等。
而為了緩解這種孤獨和空虛,也常常會快速地和他人建立關係,但關係又很快破裂,成為又一道創傷。有的孩子對現實關係失望後,為了有人陪伴,選擇在網上交友網戀而不顧安全。
7.偏執與解離
當外界壓力過大時患者們也容易產生一些偏執的想法,如認為別人是故意針對自己的,同學要害自己,父母不是親生等。
當壓力解除或一段時間後,癥狀即緩解,那些偏執的想法會消失。
但孩子在這過程中也體驗到了極具的不安全感,也不明白自己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深感無助也無望。
有時,他們也會失去對時間、對當下環境的感知,也就是進入了解離中。
解離是指個體的認知、情感與感受分離的心理狀態,出現非真實感。感覺自己不屬於這個世界,週圍的環境和人都是虛構的,或者感覺自己和真實世界隔著一層玻璃。
如果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有以上情形中的五項以上,身邊的人便要保持覺察警惕,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干預,幫助青少年整合不穩定的人格組織。
青少年BPD患者如同“斷了線的孩子”,輕易被外界所影響,常常感到憤怒、沮喪、狂躁,被不確定感、無力感和絕望感所包圍;他們如此飄忽不定,反覆出現自傷自殺行為。
在這樣的狀態下,他們難以去發展自己的能力,無法適應週圍環境,帶來更多的挫敗感和壓力,更加強化了他們對自己的負面認知,形成惡性循環。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存在 BPD傾向,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及時和孩子溝通交流,給予其溫暖與陪伴,同時尋求專業幫助干預,避免疾病進一步惡化。
要知道,青少年時期是人格和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可能蕞有效、甚至維一可能治癒這類疾病的重要的“窗口期”。
?
圖片來源:
電影《我的憂郁青春》
電影《移魂女郎》
END
▎本文為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原創文章,已做原創保護,轉載時請標明出處,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I ? 聽說吧
聽說吧心理機構,16年口碑相傳
來訪者遍布國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