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焦慮的根源是害怕失去現在擁有的東西,比如:工作、愛情、財富、青春、健康……多少人,在失去之後,久久不能釋懷。因為失去而苦苦追憶,因為失去而一蹶不振。
然而,不論你是否願意,沒有任何東西會因為我們的害怕失去而停留。越想抓牢的,可能消失得越快,越想擁有的,可能越不可得。
如果換一種角度來思索“失去”與“擁有”,不難發現,“失去”固然是一種令人惆悵的滋味,但不見得都是壞事。誰能保證那些東西是最好的、最適合你的?你又憑什麽認為那本就該屬於你?
香港作家亦舒這樣說過:“失去的東西,其實從來未曾真正地屬於你,也不必惋惜。”我們所謂的“擁有”,不過是一次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經歷罷了。
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是必須接受的存在。我們無法留住青春、無法永遠體力充沛,我們終將面對親人的離開、感情的消退,包括終究會煙消雲散的自己。這些“失去”所帶來的,是極端的痛徹,也是平靜的歸宿。我們更難接受的,也許是因誤判而帶來的損失,或被他人掠奪之後的割裂。這其中,有懊悔,有憤恨,也有對自己的質疑和失望。
“接受‘失去’,是人生的轉折點。當一個人不在乎‘失去’時,他一定無所畏懼。當他發現他想守護的東西無論如何都守不住的時候,反而一身輕鬆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王曉霆如是說。
有時候,與其被動失去,不如主動“斷舍離”:斷己俗念,舍己雜物,離己庸朋。
“斷”的是和自己的關係,是自己的雜念、煩惱。
“舍”的是和環境的關係,是多余的雜物、羈絆。
“離”的是和他人的關係,是不同頻、不契合的人與社交。
擁有和失去,過去和未來,看似相對,實則沒有真正的界限。曾經擁有的東西,或許在未來某一天也會失去。倘若牠一直存在,是莫大的幸運;倘若牠最終逝去,也不必強求。
人生本就是一場體驗的旅行,當你把精力用來活好自己,不再患得患失,當我們敢於拒絕那些干擾我們的人、事、物,你會發現,內心的收獲反而越來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