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北京著名兒童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具有心理學、社會學、家庭教育等專業背景,接受過中國多位著名的心理學家的教學、指導。自2008年大學攻讀心理學以來,一直全身心地致力於心理學及心理咨詢的學習與深造。不斷地進行自我成長與完善,並定期地接受專業的督導,心理咨詢多年,具有較豐富的咨詢經驗。青少年患病心理疏導
青春期是一個人生命中最為特殊和複雜的階段,也是一段極具挑戰的成長歷程。然而,當生命中發生疾病的時候,對於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精神狀態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挑戰的考驗。因此,在醫療的同時,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對於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促進康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認知情緒調節
當青少年患病時,最先出現的是調整期的不適應或不安。他們可能會失去原有的興趣愛好,變得悲觀抑郁,不易與他人溝通。此時,家長和醫護人員需要採用認知情緒調節的方法,幫助他們理解自身病情,接受治療過程,正確認識未來生活和工作的可能性,同時在積極的情緒支持下,幫助他們走出陰霾、恢復自信。
家庭支持與管理
在青少年生活中家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當發生疾病時,家庭的支持變得尤為重要。家庭成員應及時了解和理解他們的真正感受,並盡可能提供身體上的幫助以及關心和愛。此外,家長還可以幫助青少年適應變化,舉辦一些家庭活動,讓他們感受到溫馨和平靜。儘管孩子會覺得自己能獨立應對這個問題,但在家庭的支持下,他們更容易舒緩因壓力而產生的負面情緒。
良好的社會支持體系
人際社交是良好精神健康的必要條件。青少年需要更廣泛的社會支持體系,以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和自尊。我們應該鼓勵他們參加某些公益活動、社區誌願服務和各種文藝活動等,以吸引他們注意力。同時,建議父母和親戚朋友關注他們的朋友圈,幫助他們擴大社交範圍。社會支持機構如學校、社會福利中心以及心理健康服務機構等也是解決青少年病患者心態問題的極好的幫助。這些機構提供專業的心理疏導和富有同情心的社區支持。
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
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是非常必要的,一個良好的朋友圈將會提供多種幫助和支持。青少年應當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忘卻病痛所帶來的恐懼和不安,並和關心他們的人保持聯繫。在與親朋好友、同學的交往中,他們漸漸地能夠外向地表達真實的感受,並找到解決問題的夥伴。這些都是在病痛覆蓋下建立個人支持系統的重要步驟。
當青少年面臨疾病時,除了醫療的必要措施,心理疏導也有助於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促進其身心健康和康復。為了保證他們的社會功能、心理健康和疾病後康復,必須關注他們的社會生活,並為之提供各種各樣的支持和服務。雖然治療是治癒病情的首要任務,但心理健康的維持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加強心理疏導和等方面的服務和研究,並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為患者提供支持。http://www.retolud.com。轉載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