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起名,非常講究,他們真名不僅要好聽好記,還要有深刻的意義,有的名字,甚至能預測人一生的命運。
一、蘇軾與蘇轍
蘇軾、蘇轍跟他們的父親蘇洵,是北宋最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他們父子三人占了三個席位。蘇洵博通經歷,再給兩個兒子起名時,便費了一番苦心,他在《名二子說》一文中,記錄了自己給兩個兒子取名“軾”與“轍”的寓意。
名二子說
蘇洵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 。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
蘇洵是以馬車上的構件,來給兩個兒子起名的。
馬車上,車輪,車輻(連接車輪和車轂的木條),車蓋,車軫(車廂後部的橫木),都馬車的核心部件,有著重要的職能,而車軾,是車廂前面用作扶手的橫木,看起來很不重要,但是,如果馬車沒有軾,就不是一輛完整的馬車。
不過,軾祼露在馬車外面,是馬車最顯眼的地方。所以蘇洵最擔心的地方,就是蘇軾不會掩飾自己的內心。
由於軾是馬車上的人用來扶著望向車外的,所以蘇軾字子瞻。
而轍,就是馬車行駛的路徑。天下所有的馬車,莫不是由車轍上駛過的,所以蘇轍字子由。對於馬車,車轍沒有什麽功勞,但馬車翻了,也怪不到車轍,也影響不到車轍,所以車轍善於處在禍福之間。因此,蘇洵知道,蘇轍一生能免於災禍。
令人驚嘆的是,蘇軾與蘇轍一生的命運,都被蘇洵的這篇小短文言中了。
蘇軾一生,才氣過人,文學成就最高,但他心直口快,不懂得掩飾自己,王安石變法時,他看到變法引起的亂象,便寫詩文大加批判,結果被政敵構陷,抓入大牢,差點被砍了頭,之後被貶黃州、被貶惠州,晚年甚至被貶到了海南島,一生多災多難。
而蘇轍,雖然才氣文名不及蘇軾,但為人持重謹慎許多,所以他的一生也比蘇軾順利,官至尚書右
二、耶律楚材
如果說蘇軾跟蘇轍的名字,還只是對人生的大體推測,那麽耶律楚材的名字,就是對人生重大事件的準確預測。
耶律楚材,出生在金朝的達官顯貴之家,父親耶律履,是金朝的尚書右丞,祖上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耶律楚材,是耶律履六十歲後才生的,老得得子,自然非常寵愛,但耶律履卻看出了耶律楚材的非凡之處,他說:“吾年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駒也,他日必成偉器且當為異國用。”
耶律楚材必成大器,但卻會被異國所用,於是耶律履給兒子取名“楚材”。
“楚材”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國的宰相子木問聲子,晉國和楚國相比,哪一國的人才更多?聲子說:“雖楚有材,晉實用之。”雖然楚國有很多人才,但都跑到晉國去了。聲子是在批評楚國不重視人材,導致人材都流失了。
所以,耶律楚材字晉卿。
果然,公元1234年,金朝被蒙古和南宋南北夾擊所滅,耶律楚材遁入佛門三年,成吉思汗早就聽說耶律楚材的大名,於是親自來請他出山。
成吉思汗的說辭很有意思:“金滅遼,遼金是世仇,我今天滅了金,可以說是幫你們耶律家報了世仇。”
而耶律楚材不卑不亢地說:“我的祖父和父親早就臣服金朝了,既然做了人家的臣子,就當盡忠,哪有仇視自己的君王的呢?”
自此,耶律楚材開啟了出仕新朝的三十年從政生涯,他幫成吉思汗解決了一個個政治、軍事、經濟難題,成吉思汗臨終時說:“這個人是上天賜給我們家的,以後軍國政務,都要委任給他。”
耶律楚材的一生,就這樣被他的名字給預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