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 是人格類型理論模型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的簡稱,被廣泛用於職業性格測試。MBTI 的測試結果似乎已經成為了當下社交自我介紹開場白,一句「我是 E/I 人」就能避免很多誤會和尷尬,但也總有不那麽典型的人被這些標籤所困擾。漸漸地,人們也不再迷信牠的測試結果,而是把牠當做一種流行文化、一種網路梗、一個社交工具……
本期Matrix Talk我們邀請了 5 位少數派作者,來分享他們對 MBTI 測試的看法,以及測試結果所帶來的影響。非常巧合地是,他們 5 位都是「I 人」,也都對 MBTI 測試抱有辯證的態度。如果你也有著相同或不同的見解,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一起分享 MBTI 測試結果對你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少數派和Matrix的立場。
?漯span>
Kostya
把 MBTI 看作是探索自己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最初對 MBTI 的興趣,還是來自於對尋找自我的一種渴望:自己究竟是誰?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 MBTI 官方的施測師培訓,才真正深入了解到 MBTI 理論,以及牠更加真實的一面,也是第一次意識到,MBTI 測試的結果應該是自我探索的起點,而不是終點;牠只是為了幫助人們察覺自我、認識自我,絕不是讓人們框定在四個字母所代表的「刻板印象」中一成不變。
▍MBTI 的理論模型
MBTI 從理論上認為人的性格偏好是先天形成的,在一生中不會發生變化;MBTI 的四個字母代表的分別是在四種心理活動中某人所偏好的用腦方式,這意味著,人們在使用某種方式的時候是更舒服、更自由的;但並不意味著我們無法使用另外一種方式。
這就好像慣用手:可能你是右利手,但並非無法使用左手完成右手能夠完成的事情,只是可能感覺不如右手輕鬆、不費力。MBTI 的四個維度,分別對應四種心理過程:心理能量釋放方向(E-I)、認知特徵(S-N)、判斷特徵(T-F)、對待外界事物的方式(J-P)。人生的過程中,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在使用某種特徵時更加得心應手,但實際上你可能常常不得不使用另外某種特徵來應對外界的壓力,此時你會覺得非常費力、感到很累,就好像用非慣用手寫字一樣。當然,經過長期的練習,你也可以掌握不同的特徵,並遊刃有餘地使用兩者,但天生的偏好可能不會改變。
這就是 MBTI 理論模型的三個要點:
將人們的性格抽象成四種心理過程;
認為每個心理過程都有兩極;
作為一個心理學的門外漢,我無法評價這種理論抽象的好與壞;不過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我們不妨把複雜的人性簡化和抽象一下。認識自己,總要由淺入深吧?
▍我的測試結果,以及我的探索過程
正式的 MBTI 測試可能和網上的幾十道題目非常不同,實際上是一個了解 MBTI 理論、回答問題、自我評價、討論與延伸相結合的過程。
施測師會首先幫助測試者做一個心理調適,強調回答問題的時候要心無旁騖、要記住自己的老板、老師、老爸老媽都不在,完全回歸自己的本心;回答問題結束後並不馬上計算得分和結果,而是先了解 MBTI 理論,以及四個維度的含義,並針對四個維度進行自評;自評結束後再計算結果,並把測試與自評結果進行比較 —— 兩者常常是一致的,如果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再深入探索和討論。
從紙面問卷上,我首次進行 MBTI 測試的結果是 ISTP。但自評結果顯示我是 INFP;並且在探索我自己之後,我還是決定自己的結果應該是 INFP。儘管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和 S 和 T 的時刻(例如,看錯別字的時候很少有人比我敏感;工作和生活中很多決策還是需要理性的時刻,而且我受到的邏輯訓練也要求我更加理性而不是感性),但我總是在一些細微之處發現,自己還是更偏好 N 和 F —— 例如,我常常從藝術作品中得到啟發和共鳴,這些啟發和共鳴仿佛招之即來,無需特別用力去聯想(N——直覺);我傾向於共情那些為了自己的理想和價值觀而奮鬥的人,尤其是當這些人受到非議和不理解 —— 這反而會加深我對他們的同情(Fi —— 內傾情感)等等。
完整的探索過程會十分複雜費時,需要經過與培訓師、同伴、朋友的很多討論。也是在這個過程我才逐漸對自己 INFP 的測試結果認識更加清晰明確。
▍「常回家看看」
我們培訓時,培訓師提到這個說法,我覺得特別貼切。他問我們最讓人放鬆的事情是什麽,我們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但都不約而同地與自己的 MBTI 測試結果相適應。如果把 MBTI 測試結果的四個字母所代表的偏好叫做「家」的話,那充分成為自己、表現自己,就叫做「回家」。如果感到自己累了,那不妨回家看看,做最舒服的自己,讓自己放鬆,收拾好心情、再出發。
從我個人的角度,我發現自己無法快速做決定,處於糾結是我的常態,也常常有朋友說我會比較優柔寡斷;如果遇到需要快速決定的充滿壓力的場景,我會覺得非常累、不知道如何面對。通過對 INFP 性格類型更加深入的了解,結合自己一直以來的經驗,我越來越擅長關注自己的內心—— 比如坐下來喝杯咖啡、敲出一篇日記或者文章,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或者是漫無目的地走走停停。當這一切結束的時候,我常常能夠獲得良好的休息,第二天也能夠有更為飽滿的精神狀態。
我想這也是 MBTI 的積極意義之一,提高對自己的覺察水平,才能夠作出更有針對性的調整,才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適應環境的變化、面對新的挑戰。
▍小結
MBTI 大火的近年,似乎社交場合大家都要甩一個標籤出來才能好好說話。但我特別反對 MBTI 的標籤化,更加警惕使用 MBTI 來進行篩選或者以 MBTI 作為人力資源配置的唯一標準。
首先,MBTI 的定位在於探索自我,測試結果沒有好壞,而且應該完全屬於測試者本人—— 這意味著,得到測試結果的人應該有對是否公布結果、是否認可結果的自主權。其次,某種性格類型的人更「適合」做某些事情,並不意味著他們就「做不好」其他事情 —— 這樣基本的邏輯,似乎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忽略。
我更期待 MBTI 是人們開始探索自己的一種工具,而不是拿著這個去自卑、去炫耀、去攻擊、去仇恨、去製造對立、去簡單地尋找所謂「同溫層」。最終,我們的人生不應被這四個字母所限定,這才是真正的成熟。
??strong>irisleileiMBTI 不能定義真實的你和我
我的 MBTI 結果:INFJ
▍MBTI 的初印象:標籤化
MBTI 測試對我而言,與社會潮流裡每個不同階段興起的種種測試別無二致,如各類性格測試、星座、星盤、占蔔等,時興時衰。我對這類主觀類的測試一向無感,甚至因為這些測試(比如占蔔)經常會被利用作為謀取利益的渠道,而嗤之以鼻。因此我從來都是抱著隨大眾測一測的心態,把玩而已,不必當真。
在沒有測試以前,我先入為主的觀念是,每個人的性格複雜多變且迥然不同是客觀事實,即便生活中存在外在性格看似有相似之處的兩個人,那細節之處仍然可能大相徑庭。即便通過足夠多的樣本實驗進行統計,最終排列組合出 16 種人格類型,該結果一定程度上也是從樣本的性格共性中得出的結論,而性格是如此複雜多樣,並且可能隨著成長的變化而改變。
我的測試結果是「INFJ」:
測試結果的界面給予我的標籤是「果斷自律的感性小 I 人」,先不得不說這個標籤有兩把刷子,這個總結很簡短但還挺貼合本人的,看似有些矛盾但好像確實是我本人的真實寫照。我喜歡做計劃,喜歡有規律的、安定的生活,做決定果斷同時又常做一些心血來潮的事情,具備天馬行空的幻想,平時感性稍微大於理性,但又會被理性和邏輯所吸引。
但是,在觀看完各百科的解析後,我保持懷疑的態度幾乎沒有動搖,甚至有些站「玄學派」了。各百科將「INFJ」冠之以「提倡者型人格」的名號,充滿理想主義和道德感,樂於貢獻和幫助他人,並說到該人格類型非常稀少,只有不到 1% 的人口(內心一百個問號,真的有據可考?)原來我是這麽稀有的存在(笑)。在代表人物一欄看到「阿不思·鄧布利多」時,離譜得我不自覺笑出聲來。不是,鄧布利多知道你們給他貼了個 INFJ 的標籤嗎。
▍MBTI 在社會生活中的工具性
沒有預料到 MBTI 近年在社會生活中被各領域使用的廣泛性,舉舉以下的例子:
人際關係的快速定位
「韓國人均 MBTI」還真不是玩笑話。在觀看韓國一檔很火的戀綜《換乘戀愛》(觀察類節目:因各種原因分手的幾對情侶邀請到同一個小屋重新生活,和前任以及新的男女進行互動,可能產生的爭吵或火花)時,MBTI 在節目中舉足輕重,並帶來了很好的節目效果。
在節目的一開始,新到小屋的男女就開始以 MBTI 進行熱場,互相交流自己的人格類型,女生們因為同屬於一個類型、性格相似而熟絡並成為室友。在後續多場狗血的情感碰撞中,MBTI 也成為觀察室嘉賓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譬如最火熱的一對情侶,恰好是對立吸引的前任,女嘉賓 INFP(調停者)與男嘉賓 ENTJ(指揮官)。
韓國綜藝算是把 MBTI 玩到極致了,2022 年直接推出《MBTI Inside》的觀察類節目。性格測試確實可以發揮一定程度的作用,譬如快速尋找同類或伴侶,以及在發生人際關係碰撞時成為分析工具,同時也為這類人際交往綜藝節目帶來新的商機。
職場角色定位和資源分配
我深入了解 MBTI 的機會竟是源於我司安排給員工的一次外聘培訓,公司專門花錢請了咨詢顧問授課,這堂課改名為《職業性格測試 MBTI》,我也是第一次意識到這個小小的測試工具竟然正兒八經地在職場中發揮作用(居然可以賺公司的錢)。
授課老師一方面說到 MBTI 有助於了解自我在職場的定位,了解自己更適合何種崗位、何種工作;另一方面又提到了解員工的 MBTI 適用於管理者進行人力資源分配、團隊管理。我想,後者也許可以成為真正原因吧。
相信在目前招聘中,MBTI 也成為諸多大廠的前置測試,不知道性格測試對招聘結果的影響,但我想這一定不是毫無影響。
E 或 I 準不準,是否真的那麽重要?
「你是 I 人吧,我也是呢!」
在社交時,MBTI 也成為了一個破冰的話題,緩和關係打破尷尬也不失為 MBTI 的好處之一。因此,人均都得至少知道自己是 I 人還是 E 人。
但可以判斷的是,在大多數時候所說的 I 人和 E 人都偏離了人格測試的定義。在目前的交談中,人們直截了當地將 E 等同於外向,I 等同於內向,以及經常玩笑話地說「為 I 做 E」,但其實兩者的區分重點應當在於「偏向通過社交還是獨處獲得能量、消耗能量」。簡而言之,E 人喜歡通過與社交活動、與人溝通進行充電;I 人則傾向通過獨處、自己思考來充電。
我本人在朋友眼裡是個絕對外向的人,喜歡很多需要與人接觸和互動的運動,比如街舞。在舞蹈室眾目睽睽下做動作,對於很多人而言已經「社死」了。但我感到無所謂,可以做到不在意別人的目光,也不怯於向老師提問。我認識新朋友以及和陌生人初次見面聊天,並不會冷場,為了不尷尬我經常會主動開啟話題,甚至常常可以做到興盡收場,也其實是出於一種對自己得體的要求。朋友給予我的形容詞是「 開朗、活潑、健談」,符合主流觀點中的「外向型人格」。
但是實際上,我並不喜歡社交,也不享受和陌生人社交,就是「能夠做但我不喜歡做」,相比而言我更傾向於自己獨處。無論是寫作、觀影、看肥皂劇也好,不被人打擾的空間內才能使我感覺到自己的真實存在,並從中汲取能量。在很多時候,我頻繁性地與自己對話,我喜歡與自己相處。顯而易見的,我是個 I 人,測試結果也是如此。
「啊,你怎麽會是 I 人呢?」一些不太熟知我的朋友作驚訝狀對我提出這樣的反問句時,我感到有些冒犯和無力。
因此,I 和 E 在我們目前生活的運用中已經很不嚴謹、偏離定義,那麽注定帶來的影響(比如對人的認知、分析)也將會背道而馳。
我認為標籤從來沒有我「本人」更重要,真要交朋友,那仍然要去聽、去說、去看、去感受、去深入交流。
最後,距離我第一次測試 MBTI 已經時隔一年,今天又測了一遍,發現結果居然沒變,依然是倡導者「INFJ」,這可能表明我近年的內外在環境、人際關係相對穩定,內在性格和觀念處於平穩的狀態。我對於 MBTI 的看法也依舊沒有變化,我依舊認為性格不是測試就可以定義,也不是 16 種類型就足以概括的。MBTI 更像是一種時下興起的互聯網新語言,是一種類似跟隨潮流的淺薄地彰顯。無論是 I 人 E 人,還是 P 人 J 人,都不足以定義真實的你和我。
??span>
斯利普固是話題,所以會思考
我的 MBTI 結果:ISTJ
最早聽說 xxxx 性格測試,我首先是一整個不信的。因為我之前就是不相信各種星座、運勢的,所以早期把一堆性格測試也當做了同類一並處理。
後來逐漸了解到很多企業會使用某些類型的性格測試題集當作入職前的心理測試,我才意識到:這類測試也許有那麽一點道理?(否則那麽多大公司也不能是傻的吧)
後來就跟風測了一下當時很火的 MBTI 測試。結果是 INTJ (建築師)。謔!能有這麽準?我職業就是建築師啊,但我還是半信半疑。(最近重新測變成了 ISTJ )
逐漸深入了解這四項結果的含義,是由於週圍測試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逐漸開始討論起來。最先了解的概念就是 I 和 E。因為這個實在是太容易理解了,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常說的「內向」 和「外向」。而在這點上,我對自己是十分了解的,我就是內向人格,也就是 I 人。後來又在小紅書無意間刷到了 J 人和 P 人在生活中是如何表現的,我也覺得,確實我就是妥妥的 J 人啊。反過來想想,也許這個測試還是蠻準的?
思考 IE 與我
那之後,我會開始經常思考和觀察,生活中什麽樣的人會表現為 E 人呢?我和他會有什麽不同?而在過去,我是不會去想「外向的人到底是怎樣的」這類問題的。於是我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視角開始發生了一些變化。
作為 I 人,我是能客觀地感受到這種性格特質是如何影響我的工作的:由於怯於/懶於與他人交流(尤其是本就陌生的人),很多問題都悶在了我自己手裡,自己寧可花更多的時間研究和解決,也不太願意張開嘴去與他人溝通。而更加反差的是,我這個職業的屬性就是一個大協調家,是需要在團隊裡面沖在最前面,引領各部分的。認識到這一點,我其實是會刻意逼迫自己邁出這一步的,逼迫自己主動出擊。當然,僅僅為了工作就逆著自己的性格天性去做事,總歸像是在委屈自己。
然而,試過幾次發現這樣解決問題的方式,遠比自己悶頭研究要高效得多,嘗到了甜頭那我自然下一次就更願意主動去尋求外部的機會。反觀這個過程,我其實並沒有迫使自己從 I 人變成 E 人,而是讓自己更傾向於選擇 E 之方法來惠及自己,通過正反饋來讓自己形成一種工作習慣。習慣了習慣了,外表了看起來就 E 了很多,但其實骨子裡還是個徹底的 I 人。
思考 JP 與我
另一對深刻體會的是 J/P 之分。之前在小紅書看了 J/P 人的生活差別之後,我發現自己真的是妥妥的 J 人。最明顯的就是在出遊的時候,一定要有相對詳盡的旅行計劃,起碼是機酒、換乘交通,趕路趕車趕飛機都在可控範圍內。有一個環節如果可能有問題,我都覺得這趟旅程會給我不安全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從東京去富士山,再從富士山前往大阪這段換乘的路線。我查好了在東京市內如何到達新宿站,去哪裡能找到去河口湖的高速大巴,並且也提前買好了第二天從河口湖開往三島站的高速大巴,以及計算好了要坐幾點幾分的新幹線前往大阪。當一切都在腦中演練過沒有問題之後,我才覺得這趟旅途是穩妥的。而我順利玩完了富士山之旅之後,有朋友問我,怎麽從東京前往富士山。我問,你什麽時候出發。他說,打算明天。我的內心:竟然可以這麽 P 嗎?
後來我想了一下,不管是 J 還是 P,其實都可以玩得很愉快的。只不過 P 大勁了,有時候就要為沒有計劃安排而損失更多的時間或者金錢,但總歸也不會出什麽太大的問題。反過來說我自己,我覺得自己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加有秩序,盡量沒有突發狀況,也不必被迫麻煩別人幫助自己(又回到了 I 人設定)。這樣的生活方式很適合我,我也享受其中。
但我發現過於 J 的問題就是:無法接受失控。生活中總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這是很難避免的,是無論自己多麽努力都不能控制的。一旦出現了狀況,我是可能會出現過度反應的,一方面肯定會先想辦法怎麽解決,但不可避免的是那種瞬時的不良情緒也會充斥我自己。而事後反觀,就會發現,這種情緒的出現其實是沒有什麽意義的。
於是我認為,我依舊可以保持 J 人的規劃和安排,但同時也可以給自己一些些 P 的空間,面對突然出現的小問題,也能鬆弛一點。再或者說,出點錯誤又能怎麽樣呢?沒什麽大不了的。
話題,所以思考
至於說 MBTI 這件事對我有什麽影響呢,總結來說就是,因為牠已經成為了大家生活中的話題,討論得多了,自然就會引發我自己的思考。其實對於人的性格的思考一直存在,只不過 MBTI 這類測試和結果,讓這種發散的思考與交流,變成了非常聚焦的點,並且非常容易傳播。話題性讓不關注這些的人,也被迫關注了起來。於我而言,多思考自己的這個或者那個,總歸是有一點幫助的,畢竟我們總是在匍匐前行。
??strong>化學心情下2MBTI 對自己是一種鏡子,但我希望這不會發展成「職場歧視」
我的 MBTI 結果:INTJ
我聽到「性格測試」這個新名詞時應該是在三年前,那時候我愛人這一幫出版人每天都在討論誰是 E人誰是 I人。抱著好玩的心態,我愛人慫恿我試一下,然後我就照題做了一遍,結果是 INTJ,當時對於裡面的分析,說實話我是看得雲裡霧裡的。最近因為參與這個話題,我又做了一遍,但是結果還是一樣,依舊是「建築師」,不過現實中我從事的是產品經理,只是因為當下團隊小,我也參與團隊建設管理而已。
做完測試之後我個人倒是沒有什麽準不準的感覺,反而認為基於本心回答這些測試題後,匯總出了這樣的結果,也確實符合我當下性格上表露出來的特徵,很像一面鏡子,鏡子裡面是當下的自己,然後照出自己類型可能的性格分類。
但是我現在這個「矛盾」的性格真的是天生的嗎?其實我在做測試的時候,就發現現在我的性格其實和自身、後續的發展都有關係——也就是包含了客觀以及主觀兩個部分。主觀上,也就是我個人內心深處是「喜歡獨處」;但是客觀上,或者社會環境要求下,最後性格上有所調整,以前老的說法是「進入社會處事圓滑」,其實就是外界環節客觀的對自己的性格進行了「微調」。
所以我在做完測試的時候,自然會用辯證的態度去看待結果。畢竟結果只是以時間為軸的人體性格切片,不代表以前、也不代表未來,隻代表當下。其實和很多以前那種形形色色的心理類測試一樣,MBTI 的測試也只是反饋自己的當下性格,未來是什麽,其實沒人能預測。
但一種新事物的出現總會趨向「工具化」,MBTI 同樣也難以幸免。當下的「頻上熱搜」就是這種工具化趨勢的最好寫照。一位運動員接受採訪時會被問自己是 I 人還是 E 人,又或者戀愛綜藝直接做測試來快速匹配,大有替代「星座學」成為下一代性格分析工具的趨勢。
同時,性格測試 MBTI 對當下社會乃至職場的滲透正在肉眼可見的速度加快,畢竟對比「星座學」這種基本無根據的玄學,MBTI 則是具有一定的客觀性的——你不能說測試的題在故弄玄虛,畢竟都是自己正式回答,這樣的性格定義相對準確。結果其實顯而易見,我們可以更好的給人進行分類——沒錯,我們又換了一種方式給人貼「標籤」了。
而這也是我對於 MBTI 最為擔憂的地方,他很容易成為某些階級或者社會群體進行系統性歧視的工具。前面提到了戀綜基於 MBTI 進行分析,那麽未來會不會有相親的男女直接對上 MBTI 希望雙方性格互補再能繼續深入交流?而現在很多企業開始給員工進行 MBTI 測試,乃至未來進行招聘面試的時候將 MBTI 作為面試環節之一,倒是有種我們公司不看個人能力,先考慮到面試者的性格上是否能和本企業契合,或許招到性格和公司老板匹配的員工才是 HR 頭等關心的事情……
所以,我並不否認 MBTI 測試的客觀性,他是加強自我認知的一種方式,我更願意將其作為結交新朋友的話題之一,拉近彼此的距離獲得更多的興趣交集。與之相對的是,我非常反感社會這種將 MBTI 工具化的趨勢,他成為給人進行畫像、分類並標籤化幫手,對應的就是引發更多的社會群體性歧視,讓真正的社會關係完全失真。
??strong>寬治對 MBTI 的(偽)逆向工程
我的 MBTI 結果:INTP
我至今一共做過三次 MBTI 測試:第一次是在多年前的某次求職過程中在雇主的要求下做的,結果是 ENTP;第二次是大家都在聊 I 人 E 人的時候,結果是 INTP;第三次是在一個叫 Dynomight 的博客上做的極簡版(這裡也推薦覺得原版太長的朋友去試試這個短版),結果還是 INTP。從結果上看,這些年我的性格沒什麽變化,只是從一個 E 人變成了 I 人。
MBTI 問卷中的問題與類型的對應關係相當直接,比如,「你通常更容易被讓你有情感共鳴的東西說服,而不是事實觀點。」這道題目,測試的顯然就是你在做決定時是更加依靠理智(T)還是情感(F)。當然,這並不絕對,但我們很少會看到類似「因為你在與陌生人見面時會先喝水,所以你比較內向」這種需要再推一步的關係。
似乎和很多問卷一樣,只要知道了「出題人」的意圖,你就可以「偽造」出任何自己想要的結果。結合 MBTI 最初就是為職場人才管理所設計的,其測試結果到底有多少參考意義值得打一個問號。當然,現在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自己給自己做測試,可即使我們真誠作答,也還是會碰到 MBTI 的兩個隱含的重要 bugs。
第一,自我認知偏差。雖然 MBTI 想要幫助我們認識自己,但做題的過程卻需要我們已經對自己有比較清晰的認知。如果你曾試過幫認識的朋友做測試,那麽可能你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一個非常善於銷售的保險經紀人朋友在回答「你認為與陌生人打交道,或者向陌生人推銷自己的想法令人望而生畏」這道題時竟然選擇了「非常同意」!或者是一個從來沒有準時過的朋友竟然「非常同意」自己是個「會做計劃」的人!
我們會驚訝地發現,我們對自己的評價與自己表現出來、別人觀察到的形象有多麽大區別。而這些題目在設置的時候也沒有試圖去理清這一差異,其中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沒有對「喜歡」「願意」等心理傾向和「實際」「總是」等行為傾向做出區分。因此,MBTI 很難告訴我們自己不知道或意識不到的那些東西,但這反過來卻又恰恰會讓人覺得結果更加準確了。
第二,性格中的矛盾。除了剛剛說的「喜好」與「行為」的矛盾,同一個人本身也經常會在不同的場景裡做出不一樣的選擇。比如,某個人可能會有「在家作威作福,出門唯唯諾諾」的樣子。雖然 MBTI 測試中的場景已經盡量抽象,但還是無法避免某個人「既喜歡成為人群中的焦點,也喜歡獨處」這種情況。
同時,因為我們不知道 MBTI 從答案到結果的具體機制,也就不知道牠是如何處理這種情況的,不知道是簡單統計,還是設置了加權。但就結果來說,「49% 內向 + 51% 外向」的人真的就比「51% 內向 + 49% 外向」的人更加外向嗎?如果處理不好這種矛盾,就很容易出現結果與本人不搭邊的情況,比如我就經常被朋友質疑我這個 P 人的結果。
綜上所述,對 MBTI 這個測試來說,如果你有意表演,那麽想要什麽結果都可以。而即使你真誠答題,也會面臨結果在準與不準之間打轉的情形,並且這種準與不準也根本不受測試的控制。因此,即使拋開「心理學本身是不是科學」的爭議,MBTI 也絕對算不上科學,更沒有什麽實證的意義。
MBTI 的成功,更多是營銷的成功,而非對其可信度的檢驗。從創立之初,MBTI 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商業產品,牠所回應的是二戰後對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配置的需求,但這恰恰是其最不應該被應用的場合。一家公司不會因為一個初級員工是「總經理」的性格,就把她提升為總經理,卻很可能因為一個資深員工的內向而將其排除在升職機會之外;一個「建築師」性格的醫生可能完全不了解建築,更也不應該為了性格特長就放棄自己的職業生涯。
但這並不意味著 MBTI 完全沒有意義。除了顯而易見的社交價值,我和 MBTI 之間的關係,更像是在聊天時因為別人的某句話的激發,而使自己想到有意思的東西。牠提醒了我不要放棄「認識自己」這個人生課題。雖然 MBTI 測試本身無法完成這個課題,但牠確實提供了一些可以用來觀察自己的視角,通過對認知模式、決策習慣等觀察,我可以更有意識地去識別自己的優勢加以利用,並在自己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多加審慎。
同時,MBTI 的類型學識別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對我來說,這裡隱含的推論有兩個:一是要去走自己的路。如果我們能更深刻地認識、接受自己,就可以更加勇敢地去發展自己真正熱愛的生活,而不是被迫選擇看似安全的人生。二是包容他人的不同。與我們不同並不意味著不可理解,不同的類型也並不是楚河漢界。我們可以把 MBTI 當成一份《個人使用說明書》,從中尋找和不同的人進行溝通的鑰匙。
原文鏈接:
https://sspai.com/post/91815?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Matrix機器人
責編:Lotta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