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 i人還是 e人?席卷全球的MBTI測試,已經成為許多人的“新名片”。
所謂MBTI簡單說就是通過一系列問題測試,用4個字母描述一個人的性格
MBTI將人格特質分為:
內傾(I)-外傾(E)
感覺(S)-直覺(N)
思維(T)-情感(F)
判斷(J)-感知(P)
4組相互獨立的傾向,在此基礎上排列組合形成16種類型。每種類型都有獨特的性格特徵和擅長之處。
起初,參與測試者大多只是把牠們當成一個小遊戲“玩玩而已,不必當真”,測試結果也多用於非正式的社交場合,比如和朋友分享在網路上尋找“同類”。
如今,就連小孩子也被“拉”了進來,許多自媒體開始大力宣傳,用性格測試結果,指導家長“提升育兒效率和效果”。
該不該讓孩子做性格測試?性格測試真的能提供科學育兒指導嗎?
不被定義的孩子才能走得更遠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性格”是一種個體內部的行為傾向,牠具有整體性、結構性、持久穩定性等特點,是每個人特有的,可以對個人外顯的行為、態度提供統一的、內在的解釋。
而這些所謂的性格測試,將世界上所有人劃分為16個類型,無疑是一種缺乏科學性的過度簡化。
同時,一個人的性格是在生理素質基礎上,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發展變化的。對於尚處在成長階段的孩子,他們的性格特徵並未定性,如果只在某個階段進行測試,所得到的結論自然是片面的、不準確的。
更危險的是,性格測試結果容易導致一個人陷入“固定型思維模式”。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創造了“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這兩個術語,前者認為自己是“不可改變的”,後者則不以現在的身份來定義自己。
換句話說,接受性格測試的孩子,等於過早地被“貼標籤”。
利用測試結果“改變”自身,很困難;但利用測試結果“標籤化”,卻很容易。
“標籤化”帶來的後果是,孩子會對所有錯誤的標籤變得盲目或無知,不去考慮“未來的自己”並努力成長,卻容易通過說“我就是一個xx”來為當下自己的平庸表現辯護。
所以問題來了,為什麽要讓孩子用固定的思維方式看待自己?
孩子的性格千差萬別:有的孩子天生溫和安靜,喜歡自己玩耍;有的孩子天生活潑好動,需要別人陪伴,愛和別人交流……
作為家長,我們或許不必強行改變他們的性格,讓孩子產生羞愧、內疚的心理負擔。
不被 i人、e人、“社牛”、“社恐”的標籤束縛住,任何性格都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你會給孩子做性格測試嗎?你認為測試結果是否有參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