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約:3564 字
閱讀時間約:5 分鐘
本文章節:
01、“執念”的背後,往往有疊加性心理創傷
02、父母助孩子加快康復,其實也是療癒自己
此圖為AI生成
上週,我們分享了抑郁癥、雙相障礙患者天宇的康復經歷。
天宇患病多年,雖然吃了藥以後情緒穩定多了,但沒法學習、工作,缺乏動力。在他和父母看來,這根本算不上康復。
2022年,他來廣州接受了深入而高效的臨床精準化心理干預,終於真正走向康復,獨自到英國攻讀研究生。
可是,今年3月,他面臨2場國內比較重要的專業考試,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焦慮、甚至是恐懼情緒,沒法專注備考。
而且他有執念,認為一定要考過這2場考試。他的心理壓力非常大,又自我調整不過來。最後,他決定再次來接受強化心理干預。
我們深入到天宇的內隱記憶層面,發現他對考試的恐懼、無法專注學習,這背後有很多小學、初中時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創傷修復師Lucy深入而高效地修復了這些疊加性心理創傷,我們還引導他學會高效學習,科學管理好時間。
在強化心理干預中,我們還發現了天宇的母親、老師有明顯錯誤的教育方式,這是導致天宇恐懼考試的原因之一。希望家長們引以為鑒。
這次強化心理干預後,天宇不再害怕考試,反而信心滿滿地期待接受挑戰。
另外,天宇以前在人際交往中容易過度依賴別人,尤其是女性,有討好心理。這背後很可能有疊加性心理創傷。
但天宇認為,目前他的這個問題已經不凸顯了,不需處理。我們也尊重他的選擇。希望他步入社會後,能不斷增強自信心,真正做到人格獨立。
前不久,我們得知他通過了考試,還拿到了碩士學位,他與女朋友也相處得非常好,目前各方面都很順利。
回想起天宇第一次來面診時,他的服藥量比較大,副作用明顯,遇到問題愛逃避,沒法獨自出門,還比較敏感、固執,容易跟父母爭吵。
但現在,天宇早就撤了藥,而且有脫胎換骨般的蛻變,隨著研究生畢業,他即將進入人生的新階段,前路充滿希望。
我們為他感到高興,也因此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
天宇這次的強化臨床精準化心理干預,也讓我們有一些新的感悟想分享,希望拋磚引玉,對患者及家屬有所幫助。
01、“執念”的背後,往往有疊加性心理創傷
在2022年時,天宇接受了大約60小時的臨床精準化心理干預。
當時,他已經大幅度康復,整體上心態理性、積極,有了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動力,還獨自出國讀研究生了。
遇到一般的困難、挑戰,比如普通的學業測驗、考試時,他完全有能力應對,非常平穩地過了1年。
對於曾經患病的他來說,這是很大的進步!
那為什麽後來會出現嚴重的焦慮、甚至是恐懼,再次無法專心學習?
首先,客觀原因是那2場專業考試確實比較重要,難度也較大,考試的結果會對天宇的工作、事業有明顯影響。
這就像高考,雖然考不好了還能復讀,也不會對人生有災難化的影響,但還是會給考生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不過,以上只是外因,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天宇的心態——他有不理性的“執念”,認為這2場考試他必須考過!
一旦對結果過分在乎,患得患失,人就容易焦慮、擔心、甚至是恐懼。
而這又會反過來影響學習效率,令人難以集中注意力,備考狀態變差,然後就更加對考試焦慮、害怕……
天宇就是陷入了這樣的惡性循環。
那他為什麽對重要的考試有不理性“執念”?考不過就再考一次嘛,何必給自己那麽大的壓力?
其實,這源於他從小到大遭受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尤其是父母和老師不斷對他的學習成績提出高要求、批評指責、甚至又打又罵。
比如考試考不好了,學校老師、老爸、老媽、家教老師每個人都會臭罵他一頓。
他的母親會指責他給自己丟臉了,怎麽就不能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給母親長臉?
他的家教老師會罵他蠢,“怎麽教都教不好”,甚至動手打他。
天宇在成長過程中,承受了大量這樣的貶低、指責,尤其是小學階段。
這導致他非常自卑,對自己缺乏信心,尤其覺得自己會考砸。
但同時他又很渴望證明自己,不想給老師和母親“丟臉”,更不想他們貶低自己。
這是他的“執念”的來源,所以當他遇到2場較重大的考試時,過去相關的疊加性心理創傷被激活了,“執念”就浮現出來了。
如果這個“執念”和背後的心理創傷得不到解決和修復,天宇非常焦慮,又無法專注備考,他極有可能考試失敗,然後形成新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這會導致他更加渴望證明自己,但又更加自卑,學習障礙變得更嚴重,甚至出現考試恐懼癥,不斷在考試中失利,最後就有可能情緒崩潰,病情復發。
所以,我認為他來廣州接受強化心理干預,解決“執念”背後的心理根源問題,這個選擇是正確的。
所以,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出現不理性的“執念”,一定要意識到這背後有深層面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這不是父母一味擺事實、講道理,孩子就能聽進去的。其實道理孩子都懂,但他們就是做不到。
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父母要盡量避免再講“正確的廢話”,並且改善親子關係、家庭關係,讓孩子更加信任、認可父母。
如果孩子決意要實現某個目標,只要不觸及傷害自己、別人和法律的底線,父母可以鼓勵孩子盡全力,並且在能力範圍內助孩子一臂之力。
這樣就算結果不如意,孩子和父母都不至於後悔。
另一方面,父母要有意識地尋找孩子為什麽會出現這些“執念”,跟孩子過去的哪些經歷有關。
比如父母們如果看了天宇的案例文章,就能意識到:
噢,如果孩子對考試成績有執念,那很有可能是父母、老師過去採取了不當的教育方式,太重視學習成績,經常貶低、指責,而不是積極引導;
所以久而久之,孩子過分渴望用學習成績來證明自己,害怕被外界貶低,所以出現了執念。
那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回憶,自己是否犯過這樣的錯誤,如果有的話,要想辦法修復。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也存在不理性的“執念”,讓人感到難以理解。
比如高考“釘子戶”唐尚珺,他對頂尖名校尤其是清華大學存在執念,至今復讀了15年,參加了16次高考。
網友們都看不下去了,他自己也意識到歲月不等人了,今年才決定去上大學。
人生是分為不同階段的,如果執意在某個階段停留太久,這並不是堅持不懈。唐尚珺的經歷其實並不勵誌,背後有相關的疊加性心理創傷,但他不自知,他週圍的朋友也對此缺乏意識,所以他反而是偏執的反面教材,希望青少年別盲目學習。
還有一些父母,在家庭教育上也存在“執念”。他們的初心是為了孩子好,但走了極端,無意間對孩子造成了不少的心理創傷。
比如青少年患者梓軒的母親,她遭受過很多來自自己母親的心理創傷,在成長時期非常痛苦。
她有了孩子後,逐漸形成了一種執念——一定要徹底摒棄自己母親的教育方式,不能讓孩子承受與自己一樣的痛苦。
於是,她非理性地把梓軒外婆的教育方式都判定為錯的,認為與之相反的才是對的,結果忽視了梓軒的內心感受,導致梓軒長期壓抑、痛苦。
還有青少年患者瑤瑤的母親,她跟曾經的天宇母親一樣,有著“我的孩子一定要比其他孩子更優秀”的執念。
她只看重女兒的學習成績,總愛拿女兒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說她不如別人,督促她向別人學習。
瑤瑤為了達到母親的期待,對外表現得開朗、優秀,但內心積壓了大量的負性情緒,晚上獨自睡覺前哭得停不下來,甚至哭暈過去,出現了“微笑型抑郁癥”。
所以,希望父母要提高自我覺察能力,識別自己是否存在不理性的“執念”,避免無意中對孩子和家人造成心理傷害。
02、父母助孩子加快康復,其實也是療癒自己
今年3月,天宇接受完強化心理干預,跟我們告別時,他的父親眼含淚水,不斷對我們表達感激。
我們當時也很感動,因為我們見過太多被精神心理障礙折磨的家庭了,患者父母非常痛苦、非常煎熬!
有的父母甚至痛苦得想一死了之,但一想到自己死後孩子怎麽辦?他們才恢復理性,願意為了孩子而堅持下去。
而且,孩子患病後,很多父母都開始意識到,這跟自己過去的不當家庭教育方式有關。比如過度雞娃、不懂得尊重孩子、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等等。
雖然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他們仍然為自己當初的無知、愚昧感到自責,認為是自己害了孩子。
孩子患病這個巨大的打擊,客觀上對父母也造成了疊加性心理創傷。
所以,不少患者的父母也是半個病人了,也出現了精神心理癥狀,甚至足以被診斷為焦慮癥、抑郁癥等等。
對於這部分父母來說,最好的靈丹妙藥是孩子能快速走向康復,只要孩子能好起來,父母的疊加性心理創傷能得到療癒,他們也會好起來。
所以,天宇父親告別時眼噙淚水,這不只是對我們的感激,而是源於他內心的感動,是輕舟已過萬重山、“渡過磨難,晴日歸來”的感慨和幸福!
他和天宇母親都知道,雖然兒子以後還會遇到困難,但只要他具備高逆商,積極理性地面對,他們就沒有什麽可擔心的了。他們終於可以放下心頭的大石頭了。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還沒走向康復,你們也不要一味難過、自責、內疚。
就算孩子無法接受臨床精準化心理干預,父母也可以進行“自我家庭治療”,將對孩子盲目、無知的愛,轉化為有覺悟的、有智慧的愛,幫助孩子加快康復。
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像天宇一樣,在磨難中不斷自我反省、蛻變、提升,將患病經歷轉化為人生財富,塑造出越挫越勇的高逆商,勇敢面對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