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婚姻不幸福,夫妻相處不愉快,不能好好地解決,又不能離婚,這樣的狀態是讓人非常痛苦的。
林玲和老公結婚3年,兩人都沒有外遇,但她卻覺得過不下去了。
老公收入不低,他對自己花錢大方,卻對林玲很摳,每月僅僅給幾百元家用,多余的一分都沒有。
孩子出生後,林玲就成了全職主婦,本想回歸職場,無奈要照顧孩子,只能做點臨時的工作換取微薄收入。
由於自己的收入較低,有時候孩子生病了,或者需要有一些比較大的開支時,她問老公要錢時,老公總是冷嘲熱諷不情不願,覺得她只會花錢。
她感覺丈夫很自私,對她和孩子都很冷漠,當娘倆不舒服或者生病時,丈夫從不過問。
她非常失望,忍不住和他吵,但丈夫從未改變,仍然非常摳搜。
她對婚姻失去了信心,加上婆媳關係也不好,婆婆很強勢,經常在丈夫面前說自己的不是,她心裡很委屈,但老公從來沒為她說一句話,甚至還跟婆婆一起挑剔她、輕視她。
這點點滴滴,滲透進每一件生活中的小事,都讓她深感壓抑、抑郁,甚至窒息。
她提出離婚,老公卻不覺得婚姻有問題,還以會傷害孩子為由,堅持不想離。
林玲也知道,若是離婚,孩子肯定會受到傷害的,但是現在這樣過下去也未見得就是對孩子好。
她表示自己可以什麽都不要,老公卻認為兩人還有感情,可以過下去。
林玲很憤怒,既不好好對她,又拖著她不離婚,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當婚姻出現問題,通常會走向兩個結局:一是改善夫妻關係,拯救婚姻;二是結束婚姻。
但往往有些人會在這中間卡住了,他們會發現自己想過過不好,想離又離不了,於是在矛盾、衝突和糾結中拖延、糾纏;
有些人想要從婚姻中走出來,無奈對方總是拖著不放,利用孩子、財產等因素來綁住自己,令自己很茫然、無助。
◎ 為何有些人不想在婚姻中好好過日子?
其實,很多人並非“不想”,而是“不能”。
這可以追溯到早年經歷,有些人並不是在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TA並未感受過真正和睦家庭中的溫暖和愛的流動,沒有學會愛人和好好過日子的能力,所以TA成年後也會把生活過得比較糟糕。
從老公花錢的方面來看,丈夫本性特別自我,無法去兼顧照顧他人的感受。
這樣的性格特點,並非是在婚後才顯露出來,在婚前談戀愛相處時可能已經出現端倪。
林玲可以思考一下,當初是因何選擇了這樣的一個男人?當時對這段感情的期待是什麽呢?
婚後問題逐漸暴露,不要期待他會為自己而改變,即使他偶有改善,最後將發現他還是會回歸原形。
有些人習慣了衝突、矛盾、冷漠的狀態,這種熟悉對他意味著安全,而改變則意味著未知的恐懼和重新選擇的危險;
有些人則依賴婚姻,害怕關係的分離帶來的創痛;
也有人覺得自己是婚姻的獲益者,有孩子也有“賢內助”,而離婚卻要承擔高成本。
在婚姻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是很正常的,只要解決問題就好。
最怕的是,一方想解決問題,另一方卻一直逃避逃離。
或者,雖然感覺“過不好”,但又不是完全“不能過”,天天想著逃離婚姻卻又恐懼分離後的風險。
面對一段過不下去的婚姻,除了去考慮伴侶為何不願離婚之外,更重要的是你想要過怎樣的生活,看看自己可以做些什麽。
倘若你真的想離婚,而他又不願協商,可以有多種渠道去解決。
比如通過法律途徑;或者通過專業的婚姻心理咨詢師的幫助,根據伴侶的性格和心理,有技巧地和對方溝通,讓他願意離婚,從而達成協議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