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明知道堅持運動對身體好,卻還是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明知道應該專心工作,卻被遊戲和短視頻吸引。
為什麽我們明明知道,應該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卻還是被無關緊要的事情吸引了注意力?
這就涉及到心理學上的一個重要概念: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就是,一個人能夠克制當前的慾望,為了長遠的目標而放棄眼前的誘惑。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和他的團隊做過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研究者讓一群年齡在四到五歲的孩子坐在桌子邊上,在每個孩子面前擺著一顆棉花糖,告訴他們可以馬上吃掉。
但是研究者又說,如果可以等待15分鐘,等研究者完成一個小時的工作後,他們可以得到兩顆棉花糖。
很多小朋友立刻就把棉花糖吃掉,其他人嘗試抵抗這個誘惑,但當他們一直看著棉花糖的時候,抵抗就變得越來越弱。
隨後研究者就給孩子們提供擺脫內心矛盾的心理策略,比如引導他們想像有個相框圍住棉花糖,讓牠看上去像一張照片而不是食物。
運用這個方法的孩子比沒有運用這個方法的孩子更耐心地等待,最後獲得了第二顆棉花糖,這個研究表明:自控力是可以培養的。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延遲滿足能力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有多麽重要。但為什麽有些人能夠做,而有些人卻難以控制自己的慾望?
首先,這與我們的大腦結構有關。
我們的大腦有兩個系統:一個是負責即時反應的“情感系統”,另一個是負責理性思考的“認知系統”。
當面對誘惑時,情感系統會立即被激活,產生想要立即得到滿足的衝動。而認知系統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能量來運作,幫助我們權衡利弊,做出理性決策。
培養延遲滿足的能力,就是在訓練我們的認知系統,以便於牠能夠更好地控制情感系統。
其次,環境因素也會影響延遲滿足。
我發現,現在很多人都很浮躁,做事的時候,更傾向於追求即時滿足,想很快就看到結果。
比如說,一個人從小生活在一個不穩定的家庭環境中,他可能會形成一種”及時行樂”的思維模式,因為他不確定未來會發生什麽。
相反,如果一個人生活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他會更容易培養出延遲滿足的能力。
說到這裡,我想分享幾點提高延遲滿足的能力,希望對你有用。
1、把大目標拆解成小目標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有時候自己目標定得太大,一想到距離實現牠還很遙遠的時候,就感到很焦慮和迷茫。
把牠分解成小目標就不一樣了,你可以一個個去實現牠,每完成一個就給自己一些獎勵。
所以,我建議你可以先設定一個明確的長期目標,再拆解成一個個去完成。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在追求長期目標的過程中,我們能獲得一些即時滿足。
2、學會自我激勵
我記得剛開始培養早起的習慣的時候,每天都比前一天早起一點,我會獎勵一下自己。
哪怕是幾句簡單鼓勵的話,都讓我很有成就感,很有動力。
當你成功延遲滿足時,也可以給自己一些積極的自我對話,比如“你很棒,真的做到了。”
不要小看幾句簡單的話,這可以增強你的自信心,讓你更有信心堅持下去。
3、創造有利的環境
我打個比方吧,如果你不想玩手機太多,就把手機放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如果你想減肥,可以不買零食,或者不要放在看得見的地方。
3、培養正念冥想的習慣
正念冥想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覺察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4、學會享受過程
為什麽很多時候做事難以堅持,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享受過程,而隻關注結果。
我真心建議你可以好好享受努力的過程,而不要一邊做一邊過度關注結果。
不斷練習後你會發現,延遲滿足變得沒那麽困難了。
記住,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折和失敗就氣餒。
你可以這樣想啊,每一次嘗試、每一次失敗,都是在鍛煉我們的肌肉,讓牠越來越強大。
正如一句話所說:“自制力就像肌肉一樣,越鍛煉就越強壯。”